李秀伟

作品数:28被引量:7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齐鲁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师发展教师教学《爱弥儿》教师成长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研究》《教育观察》《中国教育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校课程价值思考
《教育观察》2016年第6X期4-,142,共2页李秀伟 
学校课程开发在经历了"为什么开发""怎样开发"之后,自然过渡到对"开发什么课程"的思考上来。课程是能够进入学校并能够被学生选择的一切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课程开发则是实现教育价值的过程。在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逻辑以及学生人生意义、...
关键词:学校教育 办学体系 价值思考 问题导向 价值取向 行政命令 人文主义教育 发展逻辑 学校课程体系 学习活动 
学校发展思维重建
《教育观察》2016年第3X期4-,7,共2页李秀伟 
达尔文揭示了发展的秘密在于实践,"从自然界的战争中,从饥饿和死亡里产生了自然界最可赞美的东西"。在学校教育的现场,能否创建自己的话语体系?能否走出自己的行为足迹?能否揭示自己的教育流派?从校长与教师的思维层面可以获得突破。其...
关键词:回归教育 学校教育 人的发展 教育概念 话语体系 教学活动 多元评价 战争中 知识框架 发展模型 
教学:一个人本的解读
《教育观察》2015年第14X期4-5,共2页李秀伟 
从关注教之外的任务到关注教、关注学、关注学生,生本、人本成为教学的新注脚,这是学校教育价值回归的必然之选。人本主义心理学集大成者马斯洛曾对此给出若干深刻的解读。马斯洛说:"教育的重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创造力的人,能...
关键词:教学范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格魅力 学校教育 自我实现 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教育观点 课堂内外 
立身:从文明深处破茧
《教育观察》2015年第12X期1-2,共2页李秀伟 
胡适先生说:"大凡一种学说,决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如果我们希望教师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那么,这个思想也是要有前因后果的。然而,对于中国教师来说,这个"因"是非常深厚的,深厚在3000多年的文明里。生于周灵王21年的孔子,已经为教...
关键词:一曰 周灵王 教育思想 中国教师 仁圣 大司徒 宾兴 义忠 胡适先生 实践性知识 
成长:没有逻辑的寻找
《教育观察》2015年第15X期4-5,共2页李秀伟 
在现场,有人问雷夫:名师应该怎样培养?雷夫略显夸张的讲述我听不太懂,接下来的许多校长给出了一系列我能够听得懂的策略或者"招式"。然而,名师是培养出来的吗?因为培养的意思是"以适宜的条件使繁殖;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
关键词:培养者 真性情 在现场 教育教学论文 就是你 教学总结 现观 《爱弥儿》 生命个体 风雨雷电 
学习:在知识积累中轮转
《教育观察》2015年第13X期4-5,共2页李秀伟 
学习是一种行为方式,却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方式,"学习是因经验及与世界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持久改变"。学习的目的是获得改变,学习的概念本身已经意味着"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持久改变",学习也构成目的。那么,教育的目的在于促...
关键词:学习过程 行为方式 雅斯贝尔斯 苏格拉底式 教学双方 课程化 自我评估 教学改革 个人色彩 自我性 
师德:你最终都是他人的肩膀
《教育观察》2015年第18期4-5,共2页李秀伟 
教学现场,当一段对话以教师的评价而愉快地结束,当一个小学生含着眼泪走出办公室,当一名中学生压制着内心冲动转身离去,其实,这不是判断教育发生的条件;当一位老师说向你学习,当一位老师在读你的文章、听你的课,你是否意识到,你只是当...
关键词:《爱弥儿》 教学现场 自我发展 哲学思维 行为主义心理学 主体自由 古之学者 形而下者谓之器 教育过度 朽木不可雕 
技术:带领一个最好的时代
《教育观察》2015年第16期4-5,共2页李秀伟 
在中世纪的教会年代,人们向往科学,因为科学战胜日益固守的宗教桎梏甚至能给人带来"文明"。然而,科学极度发展的300年,人类见证的却是更多的战争、灾难以及由科技文明带来的更多文明的"黑暗"。如今发展到信息化的普及时代,人们在虚拟的...
关键词:虚拟空间 普及时代 信息时代 第三时期 物联网 京师同文馆 学校教育制度 助产术 交互平台 数据更新 
阅读:俯仰之间的释然
《教育观察》2015年第17期4-5,共2页李秀伟 
中国人的读书现状是被广泛诟病的,且不说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调查发现的"中国人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单从"低头族"引发的焦虑就让社会大众既无奈又无法排解。是啊,经典不再,深阅读不再,沉思更不再,网络阅读过程中的碎片化、围观...
关键词:广义相对论 网络阅读 从属性 阅读空间 成长需要 这一代人 道德修养 爱丁顿 《古文观止》 文学素养 
卓越:多重的教师身份
《教育观察》2015年第15期1-2,共2页李秀伟 
生态是一个中性词汇,良好的教育生态不仅仅意味着优胜,还意味着劣汰,不仅是成长,还有消亡。所以,体制、制度、规则、标准也需要一个二次开发的过程。同样是专家意见,在李升勇校长那里,课程标准是需要逐字逐句解读的,教材则是可以舍弃不...
关键词:教师身份 中性词汇 李升 二次开发 自我解读 价值理解 教育生态 人生规划 课程标准 教师思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