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军

作品数:10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容县教育局更多>>
发文主题:课堂加减法话语霸权新课程背景课程语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湖南教育(上旬)(A)》《湖南教育(中旬)(B)》《语文教学之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挖掘习题的思维含量——以一道一年级思考题的教学为例
《湖南教育(下旬)(C)》2020年第4期28-29,共2页丁海军 
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中有一道思考题:请将1、2、3、4、5、6这六个数填入"○"中,使图中每一边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9。老师们在教学时,都是让学生通过反复尝试找到正确答案,借此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有老师发现,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反复...
关键词:思考题 加减法 
阅读对话的话语霸权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4年第8期28-30,共3页丁海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话语权是新课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评价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能否准确而灵活地调控课堂的重要参数,是观察教学是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重要依据。可理性审视课改以来看似热闹...
关键词:新课标 阅读教学 话语霸权 课堂 
阅读对话的话语霸权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4年第2期35-37,共3页丁海军 
“对话”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文阅读教学对话一般有三种形式: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李海林教授认为:对话的主体必须有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对话” 对话意识 霸权 教学对话 精神境界 学生 师生 
臆断:木兰辞官还乡是不慕功名利禄被引量:1
《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9期28-28,共1页丁海军 严慧远 
《木兰诗》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诗写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教学中,学生从木兰辞官还乡概括出木兰不慕功名利禄的品质,教师给予了肯定,理由...
关键词:《木兰诗》 名利 还乡 辞官 南北朝时期 《语文》 乐府民歌 传奇色彩 
还权于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被引量:1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年第1期27-28,共2页范志福 丁海军 
传统的课堂学生是客人,教师是主人。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成长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将犯错的权力、对话的权力、质疑的权力、思考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
关键词:课堂 学生 权力 
学生喜欢“骗子”的理由
《湖南教育(中旬)(B)》2010年第10期48-48,共1页范志富 丁海军 
《皇帝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文中那个昏庸、愚蠢的皇帝成为家喻户晓的笑话。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骗子 学生 教学片断 安徒生 皇帝 
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被引量:3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年第8期53-54,共2页丁海军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落实的重要保障。具体说来,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识字等九个方面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明确意义,强调...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 学习习惯 培养 
课堂是心灵的旅行
《湖南教育(中旬)(B)》2010年第3期32-32,共1页丁海军 
谈到课堂,自然联想到《论语》中的那个场景: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
关键词:课堂 旅行 心灵 《论语》 师生情 老师 弟子 联想 
《湖南教育》我成长的助推器
《湖南教育(上旬)(A)》2010年第2期63-63,共1页丁海军 
初识《湖南教育》纯属一种偶然。2002年我刚调到宋市中学,一次去教导处交材料,看到教导主任高志勇(现已调长沙)在看一本杂志,便问他看的什么书?他说是《湖南教育》,挺好看的书,并找出几本过刊给我,让我回家看看。
关键词:《湖南教育》 助推器 教导主任 教导处 中学 
做好校本教研的加减法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年第1期70-70,共1页丁海军 
近几年,“校本教研”已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词,闪亮的露脸于各种教育类文章。“校本教研”应该是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教研出发点在师生生活中,生长点也在师生生活中。它能有效的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
关键词:校本教研 以学生发展为本 加减法 以教师为本 使用频率 专业成长 教育类 学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