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金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本《哈姆雷特》文本类型翻译模式交际效果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语言与翻译》《科技创新导报》《外国语文》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翻译美学视域下杜甫诗歌英译探究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5年第1期69-72,共4页周敦蓉 张乐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地方文化国际传播多模态话语研究”(2023SJYB1098);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文旅形象新媒体跨文化话语建构研究”(24SWB-11)。
杜甫诗歌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杜诗英译也极具时代价值。本文基于翻译美学理论视域,以许渊冲、巴顿·华兹生、宇文所安对杜诗的英译本为研究语料,从“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方面对杜诗翻译的审美主体的译介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关键词:杜甫诗歌英译 翻译美学 翻译行为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隐喻研究可视化分析(2014-2023)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5年第1期5-9,共5页郭雨馨 张乐金 
2024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项目“文旅形象新媒体跨文化话语建构研究”(24SWB-11);江苏师范大学2024年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语料库辅助下的江苏地方品牌跨文化话语建构研究”(2024XKT17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技术,以中国知网(CNKI)2014–2023年10年间核心期刊所收录的588篇有关隐喻研究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绘制国内隐喻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发文量分析、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分析,本研究发现我...
关键词:隐喻 可视化分析 中国知网核心期刊 研究热点与趋势 
超越技能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被引量:1
《外国语文研究》2017年第3期92-98,共7页张乐金 
江苏省2015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省立校助)基于话语类型的MTI学生口译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GLX15_138)
当前围绕语言能力、翻译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三大模块构建的翻译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双语技能训练和知识的被动吸收,欠缺依托语言的内容课程和思辨性课程。翻译理论的文化学、社会学等数次转向,要求翻译教学跳出语言范畴,更多关注文...
关键词:内容依托 社会学转向 跨学科 联合培养 市民意识 
《哈姆雷特》双关语汉译的文本分析与策略评估被引量:6
《外国语文》2016年第5期124-130,共7页张乐金 
梳理了双关语的结构特征、交际效果及翻译模型,根据文本类型及双关结构与交际效果的对应关系,改编了赖斯的翻译批评框架。从语音、词汇、语义、交际效果维度,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朱生豪及另三位译者的《哈姆雷特》汉译本中的双关语进行文...
关键词:双关语 文本类型 “类比形式” 交际效果 翻译模式 
论口译情境与机构译员的话语策略——以2014年总理记者会为例被引量:4
《语言与翻译》2016年第1期74-80,共7页张乐金 
江苏省2015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省立校助)基于话语类型的MTI学生口译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GLX15_138)
以话语情境理论为框架,剖析语境与机构译员的话语策略。记者会口译运用三类话语策略:(1)行为顺序上,多用陈述句、简化修辞手段;(2)语体上,省略寒暄语、语气词、评价词及插入语;(3)阐释规范上,增添或省略业内信息。受制于三重语境:(1)政...
关键词:“两会”记者会口译 口译情境 话语策略 机构规范 
1912-1949年曼彻斯特大学中国留学生与跨文化交流探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6-19,共14页张乐金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留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1&ZD101)成果之一
根据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档案与记录中心及Joule图书馆搜集的第一手资料,发现:1912-1949年间,英国曼大的中国留学生总数过百人。理工科学生获得各类学位的比例高达66%,他们在工程、纺织、化学、数学、物理等各领域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关键词:民国时期 曼彻斯特大学 留学生 学习情况 学术贡献 跨文化交流 
《苔丝》两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研究被引量:5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69-73,共5页张乐金 徐剑 
江苏师范大学2010年校基金项目"论英汉文学翻译中异化策略的忠实性及读者接受的统一"(项目编号:10XWB13)阶段性成果
译者风格是通过一系列语言与非语言特征表现出来的指纹。张谷若、孙致礼在各自的《苔丝》译本中表现出了独特的译者风格。按照贝克的译者风格研究方法,从语言习惯、附加文本和翻译策略等方面对两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对比研究,探究其风格...
关键词:《苔丝》 译者风格 语言习惯 附加文本 翻译策略 
论英汉文学翻译中异化策略的忠实性及读者接受的统一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90-93,共4页张乐金 
徐州师范大学2010年校基金项目"论英汉文学翻译中异化策略的忠实性及读者接受的统一"(10XWB13)
以凯瑟林娜.赖斯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批评理论为基础和框架,就孙致礼和张谷若的翻译理论及二者对《苔丝》的两译本展开对比分析。从文本类型、时代因素和读者接受能力三方面论证,现代全球化语境下在英汉文学翻译中采用异化为主的策略可...
关键词:异化 文本类型 阅读风尚 读者接受 
朱生豪保持原作神韵的翻译原则探析
《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18期243-244,共2页张乐金 
朱生豪被誉为莎士比亚戏剧最重要的译者之一。他在向中国译介莎士比亚及其著作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将以对《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中的独白的翻译为例。通过对比朱生豪和梁实秋两位翻译大家对这一独白的不同译本,本文旨在分析朱...
关键词:朱生豪 翻译原则 《哈姆雷特》 独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