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B0427)

作品数:7被引量:4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玉东徐文彬李士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数学教育学报》《中学教研(数学版)》《上海教育科研》更多>>
相关主题:本原性课堂教学数学教学本原性问题数学教师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初议“本原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被引量:7
《中学教研(数学版)》2006年第5期1-2,共2页杨玉东 徐文彬 
上海市2004年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0427);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04JYB016)
关键词:课堂教学 问题驱动 本原性 课题成果 实践研究 鼓励性 读者 
数学教学中的“悖论”及其教育价值被引量:1
《中学教研(数学版)》2006年第4期1-3,共3页徐文彬 杨玉东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04JYB016);上海市200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0427).
传统的数学教学理论一般都认为,数学教学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差错或者谬误,尤其是要避免出现悖论.因此,在这种“正确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实践就是“正确的”数学结论(包括事实、命题、法则、规律、推理和证明等)的展示...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育价值 悖论 教学理论 数学结论 教学实践 计算程序 命题 表演 操练 
探索最短距离问题——还原数学习题的问题面貌
《中学教研(数学版)》2006年第3期1-3,共3页陆海兵 杨玉东(点评) 
上海市200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0427)
1从一道被教师惯常使用的习题谈起 在初中二年级“几何证明”这章内容的教学中,数学教师们经常会举下面的这个例子.如图1,在△AABC所在平面内,分别以AB,AC为边长作等边△ABC’,
关键词:数学习题 最短距离问题 还原 数学教师 初中二年级 几何证明 ABC 教学 
用本原性问题驱动数学概念教学——以高一数学“函数单调性”为例被引量:7
《中学教研(数学版)》2006年第1期1-5,共5页杨玉东 李传峰 
上海市200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0427);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04JYB016)
“本原性”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冷峻字眼,但它同时把我们带入到了一个追求本质、回归原初的境界.在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各种观点激荡对峙、各种教法令人眼花缭乱.无论是讲授还是活动、接受还是发现,对于教学形式的争论似乎让...
关键词:本原性问题 数学概念教学 高一 “函数单调性” 教学设计 生活情境 数学情境 
论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数学问题”被引量:8
《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12期58-60,共3页杨玉东 徐文彬 
上海市200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0427);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04JYB016)。
关键词:数学问题 课堂教学 本原性 探究性学习 奥林匹克数学 数学教学 成就测验 题海战术 传统教学 强化训练 
“本原性问题”及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0
《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第3期14-16,共3页徐文彬 杨玉东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04JYB016);上海市200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0427)
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是指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师生互动、自然生成的原发性问题.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它有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从教师角度,它有助于教师转化数学史上原初的数学问题为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
关键词:本原性问题 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 
用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一项改进教师数学教学的行动研究被引量:11
《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第2期59-63,共5页杨玉东 李士锜 
上海市200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0427)
这是一项在“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行动研究,旨在从数学教师改进自身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来理解职初和经验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差异、改变和共同之处.研究的对象是小学数学“带余数除法”的三轮课堂教学,采用匹兹堡...
关键词:课堂教学 行动研究 问题驱动 本原性 数学教学 带余数除法 匹兹堡大学 动态过程 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 研究成果 任务分析 分析工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