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CIA130186)

作品数:18被引量:23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余宏亮李志超吴海涛袁强刘学忠更多>>
相关机构:阜阳师范学院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市教科院学报》《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发展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课程教师培养卓越教师教育信息化知识习得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时代教师角色的变革与重塑被引量:35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72-176,197,共5页余宏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微课程视域下卓越教师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构研究”(编号:CIA130186)。
进入数字时代,教育场域的结构性变革业已展开,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亦无法规避数字化的冲击。置身于以技术为支撑的数字时代,教师角色应从知识传递者走向知识协同者,从课程执行者转向课程研发者,从学习监管者迈向学习引领者。循此理...
关键词:数字时代 教育生态 教师角色 知识变革 
大班额条件下“因材施教”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学案导学模式的视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152-156,共5页范小虎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微课程视域下卓越教师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CIA130186);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基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视角"(JGZXB201428)
大班额和因材施教具有学理上的对立关系,客观制约了大班额条件下实施因材施教的效果,是基础教育亟待破解的难题。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具有"为人引学""先学后教""互学互教"的特点,通过基于学情设计学案、组建学习共同体、动态实施和有效评...
关键词:大班额 因材施教 学案导学 实施策略 
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程教学法建构被引量:10
《重庆高教研究》2017年第4期6-16,共11页余宏亮 张雅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微课程视域下卓越教师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构研究"(CIA130186)
微课程教学法的建构导源于翻转课堂的异域实验与本土创新,它将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划分为课前学案导学与课堂内化拓展两个阶段,导学方式的一体化、配套资源的视频化、教学结构的翻转化是其实践表征。根据对信息时代知识形态演化、学习理念...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法 翻转课堂 教学时空 教学关系 教学情境 
大班额条件下学案编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被引量:1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54-57,共4页范小虎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CIA130186);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ZXB201428)
大班额条件下学案编制具有同质化、应试化、同步化的不良倾向。立足学生主体地位、全面发展、差异发展的编制学理,基于学生学情、融合课程要素、注重学习探究改进学案编制,能够有效提升学案导学在大班额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大班额 学案编制 问题检视 学理透视 改进策略 
基于混合教学的知识习得与路径建构研究被引量:11
《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5期76-80,共5页李志超 余宏亮 
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教育学青年项目"微课程视域下卓越教师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构研究"(CIA130186);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度"非洲研究专题"项目"中非合作培养卓越教师的实践探索"(14FZZX13YB)的阶段性成果
混合教学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兴教学方式,通过虚拟与现实的有机融合,优化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效果。混合教学中的知识因技术的融入,表现出可兼容的知识存在、弱架构的知识组织和去中心的知识呈现等。混合教学在场域联动中,形成...
关键词:混合教学 数字技术 知识习得 
微课程视界中知识变革的技术背景被引量:2
《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127-134,共8页余宏亮 李本友 
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教育学)青年立项课题“微课程视域下卓越教师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构研究”(课题批准号:CIA130186)的研究成果
纵观世界课程史,技术与知识的关系长期以来不甚清晰,其深刻原因在于技术作为知识变革的背景而多半处于隐而不彰的历史境地。时至当下,作为一种承载技术的课程形态,微课程的视界中知识正在发生着数字化变革。回溯历史,此种变革以人类与...
关键词:微课程 知识变革 传播技术 课程知识 
微课程作为学习方式变革的新路向被引量:12
《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4期65-70,共6页李志超 余宏亮 
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教育学青年项目:微课程视域下卓越教师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构研究(CIA130186);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教科书选用的质量保障机制研究"(ZJJYX201409)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组织形式,在遵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人体验独特性和稳定性基础上,推动着学习方式新变革。微课程下学习认知方式的改变,表现在从"秩序化"走向"碎片化"的文本呈现、由"客观"趋于"具身"的学习体验、由"静"迈...
关键词:微课程 教育信息化 学习方式 
微课程视界中知识样态的时代表征被引量:11
《教育学报》2016年第1期29-35,共7页余宏亮 
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教育学)青年项目"微课程视域下卓越教师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CIA13018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第57期)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课程形态,微课程借助信息、数字与媒体等现代技术,业已引发了传统课程生态系统的连锁式变革。它在汰变更新传统课程的物质载体、传播渠道、呈现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同时,更迭代创生了不同以往的知识形态、人知关系、认...
关键词:微课程 知识样态 知识表达 知识习得 时代表征 
卓越教师培养质量保障的困境及其消解被引量:1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年第1期39-42,共4页房厚信 余宏亮 
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教育学)青年项目"微课程视域下卓越教师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构研究"(批准号:CIA130186);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精品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批准号:2014jyxm752);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批准号:2012zjjh031)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以来,直接给高师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质量标准体系不全、组织管理运行不力、质量主体参与不够和管理机制运行不畅等新的质量保障困境,高师院校应借鉴戴明PDCA质量管理理论,树立改进质量的...
关键词:卓越教师培养 质量保障 戴明循环 
课堂教学中的感官社会学论叙被引量:6
《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10期34-40,共7页余宏亮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微课程视域下卓越教师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CIA13018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港澳台青少年中华传统价值观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4BKS079)";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精品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jyxm752)的阶段性成果
在教育社会学的话语中,学校课堂是居于身份高位者的教师与作为心智匮乏者的学生之间知识授受的场域,在那里教师享有俯视、言说、监听之特权,学生履行被看、倾听、附议之本分,师生协同建构了一种主从尊卑的差序格局。而感官社会学的触角...
关键词:课堂教学 感官社会学 视觉 听觉 声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