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25)

作品数:26被引量:59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崔允漷刘学智王少非张雨强马云鹏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科学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师教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课程标准学业成就评价一致性基于课程标准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课堂教学评价:描述取向被引量:35
《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2期48-52,共5页安桂清 李树培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D4JZD00025)的成果之一
当前的教学评价研究表明,量化取向的教学评价无法兼顾教学的整体性与发展性,并且无法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课堂教学评价亟待转型。描述取向的教学评价以倾听与观察、理解与解释、研究与改进为特征,能够有效的弥补量化取向教学评价的不...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倾听与观察 理解与解释 研究与改进 
走向人性化的课程评价被引量:53
《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1期8-14,20,共8页钟启泉 
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的成果之一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长期以来"目中无人",误导了儿童的学习与成长。素质教育需要寻求评价观念与评价体制的根本转型:走向人性化的课程评价。人性化课程评价是对应试教育评价制度的批判和超越,是从"学历社会"走向...
关键词: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课程评价 人性化课程评价 
促进学习的评价:教师的策略被引量:27
《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10期27-31,共5页郑东辉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研究成果之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07JC880002)研究成果之一
促进学习的评价主要发生在课堂里,是镶嵌在教学过程之中,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只有被教师掌握,并运用于课堂,才能更好地发挥促进学生学习的功效。基于对促进学习的评价理念的理解,为教师的评价实践提供四种策...
关键词:促进学习的评价 课堂评价 评价策略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统考情况的调研被引量:1
《素质教育大参考》2008年第10期15-18,共4页崔允漷 刘辉 郑东辉 
钟启泉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及崔允都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成果之一.
考试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对考试的形式、内容与结果运用作了原则上的规定,要求各地“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
关键词:学生考试成绩 义务教育阶段 考试次数 调研 统考 学业成就评价 学生学习 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被引量:6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26-28,31,共4页刘学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公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04JZD00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一般项目:课程标准与评价一致性研究(05JA880006);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范式研究(GH0479)的成果之一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的实践推动着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本研究借鉴、改造了美国学者Webb研制的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模式,对我国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状况与特征加以分析,对影响一致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业评价 课程标准 一致性 
基于表现的评价:意涵和特征被引量:4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11期13-17,共5页朱伟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新课程针对传统课程评价的局限和不足,提出了建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基于标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要求用评价来促进学习,评价设计先于教学实施,那么,如何实践这样的评价?本文呼吁采用基于表现的评价,阐述其内涵、意义和特征,就"什么是...
关键词:基于表现的评价 内涵 意义 特征 
基于标准的课程设计:开发表现性评价被引量:35
《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10期43-48,共6页朱伟强 崔允漷 
钟启泉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崔允漷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作为一种政策力量,规范着课程的实践。新课程提出了建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要求用评价来促进学习,评价设计先于教学实施。本文主要讨论设计基于标准的课程需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开发什么样的学生...
关键词:基于标准的课程设计 表现性评价 量规 
美国评估监控的早期尝试及新进展
《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10期49-53,共5页王少非 
钟启泉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崔允漷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为一种观念,评估监控在美国有较长的历史。早期的尝试主要集中于测验标准的制定,测验审查以及对独立的测验监控机构的呼吁。但测验审查的效力有限,独立的测验监控机构一直未能成为现实,而比较成熟的测验标准是以心理测量学为基础的。...
关键词:评估 评估质量标准 评估监控机制 
论表现性评价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运用被引量:31
《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10期54-58,共5页周文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程改革呼唤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质性实施,当下我们面临的不是"为什么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表现性评价是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一条重要途径,不仅因为两者在理念层面的适切性,而且因为表现性评价在...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被引量:79
《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09B期38-41,共4页崔允漷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的成果之一
课堂变革是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关键,而引起课堂变革的重要因素是听评课制度的改革。本文从专业的视角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听评课存在着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与不合而作等种种去专业现象,提出范式转型的转折点在于改变思维方式...
关键词:听评课 范式 课堂观察 分析框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