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作品数:21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特殊教育中国特殊教育特教当下教育公平更多>>
发文期刊:《文物鉴定与鉴赏》《残疾人研究》《中国特殊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遮蔽与解蔽:智媒时代新闻生产与消费的变革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23-128,共6页杨璇羽 王悦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放政府数据公共价值实现机制研究”(19BTQ060);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专项“政府数据治理文化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
智媒时代,新闻的生产与消费发生了巨大变革。从新闻消费的视角透视这一变革发现,用户的新闻获取方式从主动搜索转向算法驱动的被动接受,在新闻传播中由参与的客体转变为主体。基于智能算法的新闻推送容易使新闻消费者处于信息过载的状态...
关键词:智媒时代 新闻生产 新闻消费 信息茧房 
高校博物馆管理体制探究——以获评估等级的高校博物馆为例被引量:1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17期90-94,共5页郑培新 
高校博物馆由高等学校举办,隶属高校管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从顶层制度上制约其发展成效。文章以获评估等级的高校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理清国家一、二、三级高校博物馆概况,从管理归属、馆长类型、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等方面探讨其管理体制...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 评估等级 管理体制 特点 
伍德罗·威尔逊与普林斯顿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杨克瑞 刘桂秋 
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正面临着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诸多挑战。面对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时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伍德罗.威尔逊秉持“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的理念,积极推动大学的世俗化和现代化。为此,他广揽人才,推动课程改革,大力...
关键词:威尔逊 大学改革 普林斯顿大学 
从命名到改名 从态度到观念 从标签式到多元化——中国特殊教育学校150年校名演化初探
《现代特殊教育》2024年第10期4-14,共11页马建强 马晨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殊教育通史”(21&ZD2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特殊教育学校化已经走过150年。本文聚焦1874年至2012年中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名演变。一百多年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校名演化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874—1911年晚清时期西学东渐思潮下的特教滥觞、1912—1949年民国时期特...
关键词:中国特殊教育 教育公平 教育改革 历史进程 
时代变迁下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名变更——中国特殊教育的百年记忆
《现代特殊教育》2024年第10期15-21,共7页杨克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新中国特殊教育思想史”(BOA210050)的阶段性成果。
从最初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到今天融合教育平等观念的发展,中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名随着时代变迁而经历了多次变更,曾出现“窄化”“泛化”与“雅化”等不同的时代特征。校名的变化不仅体现了时代特色,更表达了特殊教育理念的演进。...
关键词:特殊教育 学校名称 融合教育 校名变更 
让每一名残疾儿童青少年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中国特殊教育发展150年概述被引量:1
《现代特殊教育》2024年第3期4-8,共5页马晨荇 马建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殊教育通史”(21ZD7&2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文化辉煌。天下为公、政在养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彰显文明古国独特的东方智慧。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背景下,特殊教育传入我国。从慈善救济到养教结合,从自发式、民间性...
关键词:历史 近代化 本土化 现代化 中国特殊教育 
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下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被引量:2
《现代特殊教育》2023年第24期18-24,共7页季瑾 刘小溶 梁思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殊教育通史”(21&ZD22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地区特殊教育活动历史研究(1949—2000)——基于活动史的视角”(2020SJA0632)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是我国本土化教育思想的科学化、现代化的创造性成果。基于其《家庭教育》一书,从家庭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其家庭教育思想,并将其与当下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之间建立关联。进而从父母...
关键词:陈鹤琴 家庭教育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 
发挥特殊师范教育在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兼论中国特殊师范教育的历史成就与时代使命被引量:4
《残疾人研究》2022年第4期43-50,共8页马建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殊教育通史》(21ZD&221)阶段性成果。
特殊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特殊教育的实施发展得益于特殊师范教育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中国特殊师范教育从最初的师徒式自发传授阶段到传习式自觉培训阶段,再从学校化专业培养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特...
关键词:特殊教育 特殊师范教育 普惠发展 南京特师 
纾困解难 雪中送炭——特殊教育“多面手”朱操与扬州特殊教育
《现代特殊教育》2022年第18期75-80,共6页杨克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殊教育通史研究”(21&ZD221);江苏省高校哲社重大项目“江苏特教百年发展史研究”(2021SJZDA159)系列成果之一。
江苏扬州特殊教育界有位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他就是堪称特殊教育“多面手”的朱操校长。他先后创办了扬州培智学校、扬州聋儿康复中心以及扬州盲校。在扬州聋校任职期间,他推动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朱操校长不仅是一位实践家,更是一...
关键词:朱操校长 培智教育 康复教育 残疾人职业教育 
档案视野下的特殊教育与残疾人史学研究——“全国首届档案利用与特教史研究论坛”会议综述
《现代特殊教育》2022年第12期76-77,共2页杨克瑞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随着我国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及其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办好特殊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殊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与根本目标。2022年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南京特殊...
关键词:档案利用 国际博物馆日 特殊教育 特教 会议综述 史学研究 关爱行动 残疾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