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品数:97被引量:43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刘会勇刘瑞钦张林赵友新李巍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酱油调味品标贴食醋调味剂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调味品》《江苏调味副食品》《科技信息》《承德医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瓜豆酱的生产工艺被引量:1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175-177,共3页李丽民 张彦茹 吴瑞华 张春枝 
为研究开发豆酱新品种,将西瓜汁引入传统的豆酱发酵,筛选野田曲霉作为西瓜豆酱生产菌种。确定了西瓜豆酱的生产工艺:在豆酱发酵时加入盐水总量50%的西瓜汁,采用搅拌发酵管理模式,38~42℃发酵40~45 d。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西瓜豆酱营...
关键词:豆酱 西瓜 发酵 
食醋生产中醋酸菌保存方法改进技术研究
《江苏调味副食品》2009年第6期18-21,共4页武蕊 马静丽 安家彦 
为更好地保藏醋酸菌,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酒精浓度、醋酸浓度和复配营养素添加量等多个因素在液体保藏醋酸菌中作用,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底酸浓度为40 g/L、初始酒度为80 g/L和复配营养素添加量为5 g/L是醋酸菌的最佳保藏条件。同时对...
关键词:醋酸菌 液体 保藏 
抑制曲霉型豆酱产生白色结晶物的方法研究被引量:4
《中国调味品》2009年第11期78-80,共3页肖霄 张艳茹 杨立苹 
石家庄学院2007年自然科学资助项目
豆酱中产生的白色结晶是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的主要原因,文章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对豆酱生产中产生的白色结晶物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生产操作上对其抑制、消除方法进行初步试验探讨,为进一步应用于大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关键词:豆酱 白色结晶物 酪氨酸 抑制方法 
双菌种联合发酵酿制酱油应用研究被引量:7
《中国调味品》2009年第4期55-57,共3页王素珍 刘文鹏 陶贵明 安国庆 郭宏涛 
以米曲霉和糖化增香曲进行联合发酵实验,研究了其在低盐浇淋酱油中的应用,通过烹调试验验证酱油红色指数、黄色指数与烹饪菜肴的关系。
关键词:糖化增香曲 低盐酱油 红色指数 
新型腐乳生产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3
《中国调味品》2009年第3期82-85,共4页张会荣 刘瑞钦 郑立红 
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对新型腐乳研发的过程,在现有发酵工艺的基础上,可以突破的关键点,并一一实验证实得出可以改进的新工艺,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得出新型腐乳发酵工艺参数,从而实现腐乳生产的新突破。
关键词:新型腐乳 毛霉培养 豆腐曲 控温发酵 
WTO协议中的绿色条款简析被引量:1
《河北农业》2009年第1期41-42,共2页杨莹 于志龙 
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协议和规定,把握及熟悉其规则是我国发展蔬菜出口贸易,努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WTO协议 绿色贸易壁垒 色条 世界贸易组织 发达国家 出口贸易 
糖化增香曲及其在发酵酱油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国酿造》2008年第7期72-74,共3页王素珍 安国庆 
研究糖化增香曲在低盐浇林酱油中与米曲霉的协同发酵作用,确定了可应用于低盐浇淋酱油中的糖化增香曲的添加量。通过糖化增香曲的作用使酱油颜色更加鲜亮、有光泽,并增加了酱油的香气。
关键词:糖化增香曲 低盐浇林 酱油 
乳酸菌与酱油的制造被引量:8
《中国调味品》2008年第5期64-65,共2页王素珍 
主要介绍了乳酸菌在酱油制造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酱油生产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重要乳酸菌,同时概括了乳酸菌推广应用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乳酸菌 制曲 发酵 酱油 
微生物生长法检测生物素含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4
《中国调味品》2008年第2期58-60,共3页王丽丽 仪宏 王瑞果 沙惠琴 
利用生物素营养缺陷型茵株的特点,建立了简便检测天然有机物中生物素含量的微生物方法。当生物素浓度在1~4μg/L,与平板生长圈直径大小呈直线相关。用此方法检测了玉米浆、酵母膏、甜菜糖蜜中生物素的含量分别为747,248,1707μg...
关键词:生物素 谷氨酸 营养缺陷型 检测 玉米浆 
不同菌种对豆酱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调味品》2008年第2期81-83,共3页张彦茹 肖霄 吴瑞华 沙惠琴 
豆酱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为了生产风味更好的豆酱,通过对四种菌种进行对比试验,确定了一种使成品风味较好的菌种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豆酱 菌种 对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