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性

作品数:545被引量:1095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丁为祥张周志杨庆东辛治洋高晨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德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姜子豪,刘潞:学校道德教育存在趋向于培养“公共人”的美丽风险
《中小学德育》2024年第7期80-80,共1页
姜子豪,刘潞在《当代教育科学》2024年第4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美丽风险及制度防范一一基于公共生活伦理的分析》一文中指出,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盲目迎合公共生活底线要求的趋势,造成规范主义的突显...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 规范主义 道德情感 道德理性 理论研究与实践 理性与情感 制度防范 利益得失 
良知的发见与养正--从王阳明看儿童道德教育的意涵及其实现
《教育探究》2023年第2期58-58,共1页蔡光悦 刘铁芳 
在当下,儿童道德教育知识化的观念依然广为存在。儿童道德教育知识化是指把道德知识的教授作为主要任务,向儿童教授普遍化、客体化的道德知识的道德教育。在这一观念下,道德被理解为由普遍性规范、准则所组成的知识体系,而儿童道德教育...
关键词:道德知识 儿童心灵 道德行为 感性生命 道德力量 道德教育 道德理性 王阳明 
学校道德教育应以实践道德为导向
《中国德育》2017年第8期6-6,共1页
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如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忽视其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过分重视伦理规范的传递,损害学生自由反思的空间和品质;强调关于道德的知识,割裂学生知情意行的整体胜。因此,本文提出实践道德为导向...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实践 导向 学生自由 道德理性 道德情感 伦理规范 知情意行 
道德教育不等同于品德教育
《福建教育(德育)(F版)》2015年第10期6-6,共1页
张正江在《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第9期上撰文指出,人们多把道德教育等同于品德教育,然而,当前关于品德的内涵是什么,品德的种类有多少,品德的确定性及稳定性如何,却没有明显的界定与标准,所以我们应该限制使用品德教育。所谓品...
关键词:品德教育 道德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 人格品质 限制使用 与人交往 道德理性 道德认知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践思考
《广东教育(综合版)》2015年第4期55-56,共2页朱中友 
教育应当促使儿童进入一个道德、智慧和感情融洽一致的世界。这是现代教育的理想,也是各国教育追求的目标。近代以来,教育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学校教育走向了工业化模式,学生被学校按照工业流水线制造成统一规格的产品。这...
关键词:道德教育 工业流水线 德智体全面发展 工业化模式 自主精神 教育走向 形象塑造 教育策略 道德理性 道德行为 
约翰·威尔逊理性视角下的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探讨被引量:2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3期91-93,共3页白萍 梁亚男 
约翰·威尔逊的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以语言分析哲学为背景,解释了"道德""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道德要素"等相关概念,强调道德理性,主张将道德要素直接呈现给学生,进行方法论的直接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其方法启示着当前中国道德...
关键词:道德理性 直接教学 主体性 
基于阿多诺《道德哲学的问题》的几点思考——兼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41-44,56,共5页黄小寒 章新若 
阿多诺在《道德哲学的问题》中,以道德辩证法为指导,分析了抽象的道德和道德相对主义,强调辩证的道德观;揭示了时代机制和道德理性的互动,提出道德的基准点;阐释了自律与他律的互补,指出道德建设的两重性及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他的道德...
关键词:抽象的道德 道德相对主义 时代机制 道德理性 自律 他律 
道德教育应注重知性德育的培养
《福建教育(德育)(F版)》2013年第7期10-10,共1页
张正江、陈菊恋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25期上撰文指出,知性德育与品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两大构成部分,缺一不可。在人的理性尤其是道德理性发展成熟之前,只能对其进行品德教育或规范德育。由于人本性上还存在种种缺陷,即使在...
关键词:知性德育 道德教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培养 品德教育 道德理性 人的理性 性成熟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的道德理性与教学设计被引量:3
《中小学德育》2012年第2期8-11,共4页孙彩平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生活方式与道德教育”(项目批准号:11JJD880020)
从道德理性的视角去分析现行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可以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杂糅了不同的道德逻辑,如功利主义的道德逻辑、自然主义的道德逻辑与义务论的道德逻辑。在任何一套现行教材中,都没有一以贯之的道德理性;甚至对于同一类...
关键词:品德教材 道德逻辑 教学设计 
品德教育:从培养道德奴才到培养道德主人被引量:2
《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第5期38-41,共4页张正江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招标课题"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新情况与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AEA070001;主持人:朱小蔓);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德育理论的基本范式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09YJC880083;主持人:张正江)的成果之一
品德教育只可能使学生知其然、做其然,难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易使学生沦为道德奴才。道德理性教育重视"授人以渔",忽略"授人以鱼",难以使认知与行为一致。品德属于个性心理品质范畴,二者关系是:品德=人格品质+道德标准。现实中仅培养诚实...
关键词:品德 人格 道德标准 道德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