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建构

作品数:16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健敏雷军田圣会管宪平雷前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南林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学园》《中国科技信息》《时代教育》《启迪与智慧(中)》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五个环节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23-29,共7页陈勇 
研究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运行过程是揭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立德修身实际,可以将思想品德建构活动一般地划分为需要的激发、信息的获取、观念的比较选择、观念体系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建构 五个环节 
以诗导学 以诗育行
《启迪与智慧(中)》2017年第1期24-24,共1页陈德仁 
诗歌具有代表理想、激情、青春、向上和向善的特点,换得美人心,弘扬社会正能量。品德学科就是培养"真善美,美人心"的课程,如何运用诗歌导学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文本内容编成小诗,或借用名家诗作,运用诗化导学,帮助学生感知悟理,...
关键词:诗歌 导学 课堂教学目标 品德建构 教学实践 文本内容 实践体验 教学实效 
没有道德经验积累,就没有品德建构
《四川教育》2013年第6期42-42,共1页席筠梅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思品课“说教”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克服,思品课更多注意在教学情境下进行交互式教学。但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还没有完全关注课堂上学生经历道德经验的积累。因而,思品课教学目标所涉及的主题,不能很好地内...
关键词:经验积累 品德建构 道德 小学思品课 思想品德素养 新课程背景 交互式教学 教学情境 
思想品德“建构——拓展”协同发展复习课模式探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年第7期29-32,共4页余莲芬 
新课改提出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复习课 协同发展 思想品德 学生学习方式 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 教师指导 
在互动中进行品德建构,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学园》2011年第16期120-120,共1页陈桂萍 
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师生共同探究、相互交流、情感交融、认知互动、思维积极,促进学生通过自身道德的实践和体验,主动进行道德认知的意义建构,提高主体自育能力。
关键词:互动 品德建构 自主发展 
学生品德的培养
《时代教育》2010年第5期248-248,共1页肖牛牛 
本文针对学校如何建构学生的品德才是有效的这一主题,着重论述了活动是建构学生品德的有效方式、情感是建构学生品德的关键、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建构学生品德的润滑剂等的内容,也指出了现在学校在品德建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品德建构 活动 情感 师生关系 
以“发现”促进品德建构——教师课堂观察新视角被引量:1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116-118,共3页齐佩芳 全守杰 
教师是教学行为的实施主体,应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及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以专业眼光进行观察而"发现",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心理困境,促进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建构知识与品德。
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品德 价值观念 价值判断 建构 
试论德育过程中个体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被引量:1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65-67,共3页石秀英 庞爱存 
几十年来,我国的德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究其原因,其中之一是忽视对德育主体结构中心理诸因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特别是对认知和情感在个体品德建构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上存在偏差。
关键词:德育过程 个体认知 和谐发展 情感 主体结构 品德建构 心理 
谈如何建构学生的品德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50-50,共1页姚发云 
关键词:品德建构 师生关系 多元文化 活动教学 情境教学 职业学校 
在活动中实现学生品德建构——陈瑶《夸夸咱们宜宾美》课例写真
《四川教育》2006年第5期20-22,共3页余小刚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陈瑶 宜宾市 武庙街小学 人教版 四年级 《夸夸咱们宜宾美》 “家多的羹景.家乡的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