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翻译

作品数:24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封一函张艳莉刘建刚姜伟曾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利耶·德·莫朗《聊斋志异》英译本考辨
《中国文化研究》2024年第4期140-150,共11页王文强 
2023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文选》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研究”(AHSKQ2023D145)的阶段性成果。
学界通常将苏利耶·德·莫朗的《聊斋志异》英译本视为“伪翻译”,即译者的译文不仅偏离原著太远,更是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夹杂在译本之中。文章首先厘清吉迪恩·图里和杰尔吉·拉多对“伪翻译”的阐释,继而探讨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底本...
关键词:莫朗 《聊斋志异》 伪翻译 翻译策略 底本 
“伪造词汇”:乔叟《医生的故事》与伪翻译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2年第2期97-122,共26页坎迪斯·巴林顿 
本文认为,翻译实践渗透并塑造了乔叟的作品(即便是那些通常不被认为是翻译的作品)的一种方式是:伪翻译。为了在一个具体的故事中观察这种表现,笔者从乔叟的翻译实践中借鉴了五种翻译模式来审视《医生的故事》:挪用、转化、运输、阐释和...
关键词:杰弗里·乔叟 《坎特伯雷故事集》 《医生的故事》 翻译模式 伪翻译 
儒家思想版图下的西方想象——论周瘦鹃的“伪翻译”小说
《雨露风》2021年第5期50-54,共5页夏玉婷 
“伪翻译”小说是清末民初翻译者常用的手段之一,他们将自己的创作冠上译作之名发表,而著名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周瘦鹃也是其中一员。他的众多译作中便有“假托他人”之作,他的这些“伪翻译”小说是西方短篇小说的内容与中国儒家思想相融...
关键词:周瘦鹃 短篇小说 伪翻译 儒家思想 
周瘦鹃伪翻译《鸳鸯血》语言特点管窥被引量:4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41-147,共7页齐金鑫 李德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红色经典’英译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18YJA740021)。
作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周瘦鹃的翻译作品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翻译研究界的关注,后期的伪译作品更是如此。周瘦鹃的第一篇伪译作品《鸳鸯血》同时具有其后期翻译以及创作的特点,体现出周瘦鹃伪译作品的糅合性。伪译在周瘦鹃翻译-创作...
关键词:鸳鸯血 周瘦鹃 伪译 糅合性 文学创新 
伪翻译的名与实——再论伪翻译被引量:1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36-43,49,共9页姜伟 
伪翻译是翻译理论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描述性翻译研究兴起后,国外学者对伪翻译现象有过开创性研究。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后,国内的翻译学者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但限于对伪翻译概念理解的偏差,有的研究...
关键词:伪翻译 真翻译 对翻译的摹仿 翻译操控 文化规划行为 
掩饰与暴露:副文本对伪翻译研究的意义被引量: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70-74,共5页黄艳群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2014Z00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6NDJC047YB);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Z16JC043)
伪翻译包括伪著和伪译两种文学伪作形式。伪著指借创作之名行翻译之实的行为,而伪译则指借翻译之名行创作之实的行为。副文本对伪翻译研究意义重大。一方面它通过与正文本共谋,掩饰文本真实身份,参与伪翻译文本的身份建构。另一方面,它...
关键词:副文本 伪翻译 伪译 伪著 
我国伪翻译研究的概念误区被引量:1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60-67,74,共9页姜伟 
国内一些翻译研究者对伪翻译的认识存在严重问题。研究者常混淆伪翻译与误译,无法分清真翻译与伪翻译的界限。引起这种混乱的根源在于研究者在引入西方伪翻译概念时未深入考证概念的科学性。目前我国学术期刊中伪翻译研究认识混乱的两...
关键词:伪翻译 吉迪恩·图里 乔治·拉多 误译 翻译变体 
论林译小说的伪翻译属性——以《黑奴吁天录》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Z期128-129,共2页任红伟 
本文以传统伪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巴萨奈特的翻译观认为伪翻译虽然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但我们可以赋予其新的意义,以此来解除某些倾向于创作的翻译的尴尬地位。林纾的翻译就是这样一种尴尬而典型的存在,林纾用古文翻译西方小说,因其不审西...
关键词:林译小说 伪翻译 《黑奴吁天录》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被引量:3
《外语学刊》2014年第6期92-94,98,共4页黄碧蓉 
原文文本和译文文体是构成翻译概念的两个基本要素,任何涉及话语的活动只有出现"语言转换"才能称之为翻译。翻译文化学派把文化作为翻译单位,摈弃"语言转换",将翻译的内涵定义为"文化转换",企图颠覆翻译概念,从而为"伪翻译"正名。经研...
关键词:语言转换 翻译 伪翻译 翻译近似物 翻译功用 
伪翻译视角下译者对女性形象的误读与改写——以雷克思罗斯和林纾的翻译为例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4年第12期55-58,共4页赵薇 
引言"伪翻译"是翻译史和文学史上的特殊现象,它是翻译的一种变异形式,是译者对原文进行的再创造。伪翻译呈现出对原文的改写和背离,可以分为无意误读和有意误读。无意误读源于译者的语言水平和对源语文化背景的知识不足,造成对原作的理...
关键词:罗斯 变异形式 翻译史 语言水平 理解偏差 学史 迦茵小传 图里 创作年代 译入语读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