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识解

作品数:38被引量:15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建理谭业升王世主陈佳张慧芳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古汉语研究》《知识经济》《文教资料》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晒”族新词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新媒体研究》2024年第21期8-12,共5页曹悦 
近年来,“晒××”成为网络热词,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但以往对“晒”族新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词义的解释、词语结构、语义衍生及社会心理探究等方面。为揭示“晒”族新词的语义生成过程,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晒”字的“自嘲”...
关键词:语义建构 动态识解 跨域映射 概念整合理论 “晒”族新词 
会话语义的动态识解——以修正语料为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07-119,共13页于月 吴义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汉语的组合范畴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1FZXB020);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开放课题资助项目“中外人文交流中译者身份与经典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3KFZD002)的部分成果。
会话是人类语言最基本的使用形式,也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个难题。会话的交互性、实时动态性及语境依赖性等特点,一直是脱离语境(context-free)的传统形式语法理论研究的一个盲点。本文基于动态句法理论框架,采用渐进式的解析方式,以会...
关键词:会话 修正 动态解析 语言环境 运作机制 动态句法 
英语名词背后的动态识解
《文教资料》2020年第36期222-226,共5页孙仕光 袁邦株 颜涉 
吉安市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语言复杂适应系统中的句法”(项目编号:18GH173);2019年井冈山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语料库的自助式英语写作全流程课程资源体系建设”(项目编号:XJJG-19-36)。
英语名词在可数用法和不可数用法之间、在具体意义用法和抽象意义用法之间的变换出自人们对名词所指灵活、动态的识解。识解是人类的认知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对名词所指的识解:当下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认知域、辖...
关键词:英语名词 识解 动态 
肌肉衰减症的动态识解及对我国运动科学研究的启示被引量:2
《体育科学》2020年第9期61-73,共13页李海鹏 刘宇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8NDJC209YB);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7YJC890012)。
肌肉衰减症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30年间,肌肉衰减症的内涵不断演进,经历了“新概念初成—单维度诊断—三维度共识—升级新共识”4个发展阶段,形成了6种国际共识。2019年,欧洲共识(EWGSOP)和亚洲共识(AWGS)又先后将原有共...
关键词:肌肉衰减症 共识 动态识解 介入研究 运动干预 
动态识解视域下的上下义关系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8年第3期40-41,共2页张萌萌 
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意义单位,翻译首先是对词语的翻译,而后才有对句子进而篇章的翻译。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结合,也是指导翻译活动的一个全新视角,其众多理论都对翻译活动起着重要作...
关键词:上下义关系 上义词 下义词 动态识解 翻译 
动态识解模式下的多义形容词词义解析——以heavy为例
《校园英语》2017年第34期215-216,共2页方芳 
多义形容词词义研究分为注重语言系统层面的静态识解和强调语言使用层面的动态识解。前者主张词义是跨感官经验的通感隐喻;后者在此基础上试图深入探索该模式的实时动态过程,再结合局域激活理论得出动态识解模式。形名结构的名词原义...
关键词:多义形容词 动态识解 局域激活 洽义 
识解许渊冲英译汉语古典诗歌中的隐喻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年第18期195-196,共2页高超 
诗歌是"隐喻式语言"。1隐喻词汇的翻译是诗歌翻译的一个重要环节。隐喻翻译的准确与否大大影响诗歌内容以及情感的传递。隐喻的解读实际上是在一个新的心理空间进行语义映射和概念整合。以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为框架下动态的解读隐喻,...
关键词:动态识解 汉语古典诗歌 隐喻 
形名构式的语义动态识解
《海外英语》2016年第16期207-209,共3页张洁 
伊犁师范学院一般项目经费资助(NO:2014YSYB07)
形名构式的语义构建过程相对复杂,并不能用简单的集合理论或组合性原则进行分析。该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语义动态识解的角度,利用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和物性结构的杂合动态模型对形名构式的语义构建过程进行动态的细致的分析,探究形名构式语...
关键词:形名构式 概念整合理论 物性结构 
基于图式-例示和动态识解的隐喻创生机制——以《围城》的显性隐喻分析为例被引量:5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年第4期96-105,150,共10页谭业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与认知文体学的汉学家小说翻译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4BYY011);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B15913D);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QJTD14TYS001)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Langacker、Barlow和Kemmer以及Taylor阐释的图式-例示关系和识解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使用的隐喻表征模式,并试图以此理论框架为基础,为隐喻的创生提供一种解释机制。以《围城》中由喻词"像"启动的显性隐喻语料为例,本文重点阐...
关键词:图式-例示 动态识解 隐喻创生 
论规约限定的动态识解对庞德汉诗误译的解释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18-120,124,共4页赵文婷 
庞德翻译的中国典籍在西方广为流传,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又因其无意误译或有意创造等原因,有些中国学者对庞德汉诗误译提出批判。在全面剖析庞德诗学性翻译及社会大环境后,大部分中国学者能够对庞德译作客观评价。究其误译的认知层面...
关键词:庞德 误译 规约限定 动态识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