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例话

作品数:203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贺玲陈先云蒯福棣李玲玲陈竹更多>>
相关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济宁市霍家街小学莱州市教学研究室禹城市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小学教学研究》《山东教育》《写作(中)》《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学语文读写例话教学实践
《新教育(海南)》2020年第2期92-93,共2页吴昌霞 
教师在应用读写例话时,需要从不同方向展开思考,让学生自主读例话、合作读例话、探究读例话,促使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读写活动,探究读写方法,提升读写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写作 例话 
提升小学生写作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被引量:7
《上海教育科研》2017年第10期93-96,共4页庄素芳 
教育部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比照课程标准中的语文素养与当下现实中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并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语文教学出发,以作文教学为抓手,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课改 本体性知识 读写例话 
浅谈“读写例话”的教学
《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第12期147-147,共1页叶薇 
"读写例话"是以读过的课文为实例,抓住读写方面的一个重点,向学生提出读写的要求和方法,然后通过学生的独立阅读和认真体会去获取有关读和写的知识。它要求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所以,它起到教给学生有关读...
关键词:读写能力 教学 求和方法 学生 知识 
让学生带新词走向运动场——读写结合新探(1)
《内蒙古教育》2010年第3期25-26,34,共3页黄桂林 
当前,作为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读写结合”似乎渐被淡忘,无论观摩课还是研究课,经典课还是常态课,能给“读写结合”一席之地的是凤毛麟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部编教材以“习作例文”和“读写例话”显示读写要求,这对读写结合起...
关键词:“读写结合” 运动场 教材内容 新词 学生 “读写例话” 教学传统 九十年代 
2008《写作》(双语读写)征稿启事
《写作(中)》2008年第2期47-47,共1页
本刊以指导中学生阅读、写作为主要目的,力图成为同学们学习语文和英语的好帮手。欢迎老师和同学们根据栏目及其要求写稿、投稿、荐稿。
关键词:写作方法 读写例话 写作技巧 议论文 英语 中学生阅读 指导修改 中考 学生习作 文体 
浅议“读写例话”的教学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7年第10期93-93,共1页颜炳婵 
读写例话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性质属于独立阅读课文,即三类课文,本应由学生自己读懂,从中受到启发。但读写例话却是读写训练的核心,分别从知识的掌握到能力的形成,再反馈于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读写例话” 教学 阅读课文 小学语文 读写训练 知识 学生 学习 
教学“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做法
《云南教育》2007年第09S期20-21,共2页李建生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读写例话”的教学内容,它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
关键词:教学内容 意思 句子 《语文课程标准》 做法 “读写例话” 九年义务教育 关键词句 
诗赋辞曲读写例话(选载)
《诗词月刊》2007年第8期104-106,99,共4页于海洲 
赋有别眼刘熙载《艺概·赋概》:或问左思《三都赋序》以升高能赋为"颂其所见",所见或不足赋,奈何?曰:严沧浪谓诗有"别材"、"别趣",余亦谓赋有别眼。别眼之所见,顾可量耶?
关键词:诗赋 刘熙载 赋话 读写例话 汉大赋 洛神赋 礼义 律赋 诗词曲 散文 
诗赋辞曲读写例话(选载)
《诗词月刊》2007年第7期113-116,共4页于海洲 
尾严平仄周德清《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末句:诗头曲尾是也。如得好句,其句意尽,可为末句。前辈已有某调是上煞,某调末句是去煞,照依后项用之。夫平仄者,平者平声,仄者上、去声也。后云上者必要上。去者必要去,上去者必要上去,去上...
关键词:中原音韵 周德清 读写例话 定格 平声 元散曲 上声 关汉卿 明朝 葫芦 
诗赋辞曲读写例话(选载)
《诗词月刊》2007年第6期112-114,共3页于海洲 
解不可解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十二:《吴绮艺香词》:周叔云给练《东鸥词》中有句云:“月在樱桃树底黄。”与吴薗次太守“雪在山楂树上红”句同一思致。……其妙正在可解不可解间。
关键词:不可解 词话 采菱 朝云 读写例话 樱桃树 苏轼词 无理 伤春 诗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