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哲学

作品数:24被引量:12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颜士刚李美凤冯友梅李艺马周周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高教学刊》《电化教育研究》《林区教学》《远程教育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化教育技术的能动性、价值治理及教育性物化被引量:21
《教育研究》2023年第11期14-28,共15页金生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基于师德荣誉体系建构的师德师风生态建设研究”(编号:AEA230020)的研究成果。
数字化教育技术物具有实施教育行动、表现教育力量、施加教育影响、实现教育目标的意向性与能动性。只有植入教育价值,对其进行价值治理,数字化教育技术才能实现教育意义,其意向性与能动性才具有教育性与伦理性,才能成为复合教育者,才...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哲学 技术能动性 教育性物化 价值治理 
知与非知--再论人工智能应用对教学主体的影响被引量:7
《电化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36-43,共8页张务农 汤洁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重大招标课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3JKZB08)。
人工智能因其对人的模拟而成为一种能挑战人类主体性的工具,其对教学主体的影响理应成为教学主体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不过,现有研究主要从“知”的视角分析问题,认为人工智能帮助人知得越多,人就越能把握自身命运进而获得更多主体性。...
关键词:非知 教学主体 人工智能 主体哲学 教育技术哲学 
教育技术与英语阅读教学融合的适度性研究被引量:1
《外国语文》2022年第5期152-160,共9页李艳如 何冰艳 王怡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规划课题"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在重庆市高校中的有效应用研究"(2017-GX-320)的终期成果;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改项目"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305113009);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体系构建研究"(221121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外语教学是对技术发展非常敏感的学科之一,外语教学与教育技术融合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但是从众多研究融合文献来看,似乎"谈融合必深度"。本文基于教育技术哲学的本质观、实践观和价值观,以英语阅读为例,采用单因素组间方差分析方...
关键词: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哲学 阅读教学 适度性 
从技术逻辑到人文导向:人工智能教育人文性的缺失及补正被引量:1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94-101,共8页曹辉 徐留红 
教育的本然内涵在于对生命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包括人工智能在内,一系列技术皆是实现手段而非目的,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跨领域迁移应重点考察教育需要人工智能做什么。人工智能是对数据高效化、精准化的集成运用,始于规模化,终于个...
关键词:人工智能 技术逻辑 人文价值 教育技术哲学 
网络时代问题引领式“教育技术哲学”教材编制——兼论“以真正哲学的方式”开展哲学教学的现实途径被引量:2
《电化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64-70,共7页冯友梅 颜士刚 李艺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基于MOOC的高校教材的创新设计与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14YJA880083)
互联网营造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哲学教材改革带来了契机。文章结合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时空特性及可能的教学活动,设计了问题引领式"教育技术哲学"教材体系,并进行了教材开发。以"基于设计的研究"作为方法指导,在实践中对教材体系进行了反...
关键词:哲学教学 教材建设 问题引领 教育技术哲学 纸质教材 
论教育技术哲学中的“是”与“做”——基于异质论实践哲学的视角
《现代教育技术》2017年第7期54-60,共7页樊子牛 贾巍 王华 
文章首先探讨了教育技术哲学的起源问题,分析了教育技术哲学的活动范畴与思维路向;随后,文章针对教育技术学存在的混沌,对教育技术哲学的"是"与"做"进行了划界;最后,文章构建出"是"与"做"的异质性关系路向。文章依托异质论实践哲学,通...
关键词:教育技术哲学 本体论 实践论 异质论实践哲学 
高校知能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以“教育技术哲学”课程为例被引量:19
《现代教育技术》2017年第3期71-77,共7页颜士刚 冯友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基于MOOC的高校教材的创新设计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4YJA880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需要结合信息化环境的时空特性,重新定位课程性质,进而开展相应工作,才能符合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立体化教材的发展阶段;然后,文章以"教育技术哲学"课程为例,确定其应用哲学的课程性质,并结合教...
关键词:课程改革 知能课程 立体化教材 “教育技术哲学” 
教育技术实践中主体越位问题的哲学反思
《高教学刊》2016年第5期240-241,共2页刘骁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其在一线教学中的应用、推广一直很困难,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具理性"对于人的影响,造成的教育技术的实践主体的越位造成的。
关键词:教育技术实践 教育主体 技术的主体越位 教育技术哲学 
管窥教育技术哲学研究
《林区教学》2015年第5期6-7,共2页苏丽梅 
教育技术必然要走向哲学,且教育技术哲学的研究具有多重视角。其中,人文视角:实现人的和谐存在与圆满发展;教育视角:教育技术具有教育的品性;工具理性视角:教育技术具有技术的品性;辩证法视角:实现教育与技术的和谐归一。
关键词:哲学 技术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哲学 
教育技术哲学探析被引量:1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95-97,共3页林小琴 
教育技术哲学是目前教育技术学理论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技术哲学的兴起为教育技术哲学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通过探讨技术哲学作为教育技术哲学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构建了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现阶...
关键词:哲学 技术哲学 教育技术哲学 研究框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