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塑造

作品数:56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吴海艳王健郎启训王一川卫荷玲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山西传媒学院集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文”润心——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之探索
《心理与健康》2024年第5期60-61,共2页李洋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古代人民对生活、工作的思想理念,具有显著的心理健康指导作用,是宝贵的心理健康教育材料。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有助于青少年塑造健康品格。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心理...
关键词:积极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者 八十年代 中华传统文化 润心 心理塑造 
高校音乐教育中心理塑造的有效途径——评《音乐教育心理学教程》
《科技管理研究》2023年第17期I0016-I0016,共1页胡雅珂 
我国音乐学科意识觉醒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早期单纯引入西方音乐理念、资源及教法等,逐步将音乐教育研究范围拓展到“全学科领域”,明确了音乐史学、音乐哲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等学科的独立性地位,由此形成了复杂的音乐功用体系...
关键词:音乐学科 课程概念 音乐社会学 心理塑造 音乐疗法 音乐感觉 意识觉醒 音乐心理学 
源于真问题而创新
《新班主任》2022年第10期1-1,共1页王一凡 
不能发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发现问题不能深究问题依然是问题,深究问题后无法解决问题是最难的问题。厘析德育实践中的真问题,基于实际而创新,这是每一个教育者不可回避的命题。20年前,我对中小学德育的思考多集中在以下10个问题上:德育...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 德育评价 德育实践 德育内容 体验性 德育目标 心理塑造 青少年 
庄子的生命理想观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塑造的启示
《品位·经典》2022年第12期28-31,共4页陈健瑜 庄剑平 
庄子的生命理想观体现在实现无限对有限的超越、实现自由对圈定的超越和实现理想对现实的超越。充分发掘庄子生命理想观的思想内涵,将其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彰显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又是为大学生...
关键词:庄子 生命理想观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职生健康心理塑造策略研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启迪》2022年第15期81-83,共3页刘育杰 
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德育功能的具体体现。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中职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要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应用多样策略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心理。本文重点阐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为...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实施策略 
高中体育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心理塑造训练策略
《世纪之星—高中版》2022年第5期43-45,共3页黄子杰 
高中生的生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开展竞技健美操运动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身的形体美,并在比赛练习的过程中培养竞技体育精神,以及乐观开朗的性格。但是一般在比赛前期,运动员容易形成焦虑、不安等恐惧心理,进而影响在比赛中的发挥。...
关键词:高中体育 健美操运动 心理塑造 
扬学科德育优势,塑班级健康人格——浅谈学科教学与班级心理塑造的有机结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1年第5期369-370,共2页冯洪彰 
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不良风气的渗透,家庭矛盾的日益增多,造成了一些中学生在待人接物、沟通交往方面存在障碍,影响了身心健康。语文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教育、品行培育的主要保障,理所当然应...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 “五心”教育 
积极心理学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塑造中的应用——评《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发展及塑造研究》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3期164-164,共1页潘奕辰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渝东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成长研究”,项目编号:2019-GX-140;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渝东南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成长机制与塑造研究”,项目编号:20SKSZ053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大多缺少父母关爱,容易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们需要塑造其积极心理,提升留守儿童的生活幸福感。由任...
关键词:积极心理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塑造 儿童心理 社会适应能力 伙伴关系 亲子关系 父母关爱 
父母角色与儿童心理塑造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1年第2期127-127,共1页徐春松 
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必须是以家庭成员之间地位平等为前提。假使在家庭中存在父母地位不对等,那么在这样不正常家庭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势必会在今后与他人的合作中存在困难。童年的记忆与经验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父亲角色 母亲角色 儿童心理 良好关系 
“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应该自我”的分化与整合——教育成长小说《倪焕之》的人物心理塑造
《文艺争鸣》2021年第1期170-173,共4页祖雅桐 张彦彦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YJC190034);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YJC190029)阶段性成果。
教育成长小说《倪焕之》是叶圣陶结合自身经历创作的带有"自叙传"性质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茅盾称:"《倪焕之》为‘描述了广阔世间’的‘扛鼎之作’。"(1)小说叙述了主人公倪焕之全力实现"理想自我",而最终理想破灭的故事。作品中的描...
关键词:理想自我 成长小说 倪焕之 现实自我 扛鼎之作 自叙传 小说主人公 理想破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