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析

作品数:11048被引量:7955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增儒王骏邬云德彭礼苏明学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林俊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化抽象关系为可见的模型——“解决问题(二)”教学分析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3年第9期54-57,共4页李雅 林俊 
课堂再现“解决问题(二)”(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是“认识8和9的加减法”后的一节课(如图1)。作为教材中第二节严格意义上的有关解决问题的课,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不是从单一情境中直接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关键词:人教版教材 解决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 加减法 教学分析 (二) 情境 课堂 
把握学情 优化教学过程——“商的近似数”教学分析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3年第1期56-58,共3页胡碧(执教) 林俊(指导) 
周一第一节课刚开始10分钟,教导处主任突然推开门说:“第二节课,一位特级教师要来听你的随堂课,你准备一下。”我脑袋懵了一下,安排好学生继续做练习,马上开始新课的准备。本来按进度是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练习课,觉得太枯燥,临时决...
关键词:第一节课 教导处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把握学情 练习课 特级教师 近似数 
不妨放手让学生先试——“连加和连减”教学分析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年第12期41-43,共3页林俊 
【案例】最近,听了一位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的随堂课——“连加和连减”。下面是一个教学片段。师:(出示主题图及三个条件,如图1)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为了便于交流,我们按照她们身上衣服的颜色,从左到右,分别叫她们小红、小紫...
关键词:教学片段 青年教师 数学问题 教学分析 竖式 数学书 堂课 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智慧 生生互动 
“教”指向“学”的内在需求——“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分析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年第11期35-37,共3页林俊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师出示主题图,图略)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男孩有34枚邮票,女孩有16枚邮票。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生: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师:怎么列式?生:34+16。师:很...
关键词:两位数 教学分析 内在需求 “学” “教” 指向 数学信息 主题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