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

作品数:84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市育才小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视域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苏教版教材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视界》《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江西教育》《中小学数学(小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结构化视域下复习课学习活动的整体设计
《江西教育》2025年第14期11-15,共5页张明霞 林俊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普教重点课题“核心概念统领下小学数学复习课结构化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b/2024/03/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的课程理念,强调“课程内容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自“新课标”颁布以来,设计指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活动 复习课 结构化视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结构化活动助力认知结构生长——以“周长变、变、变”拓展课为例
《小学数学教师》2024年第11期62-66,共5页徐永军 林俊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重点课题“儿童视域下数学学习活动结构化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2021/02/1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以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对于如何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指出“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课程理念 学生的发展 拓展课 认知结构 课程目标 结构化 课程内容 知识与方法 
差异教学视域下的基本课型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2024年第5期24-28,共5页林俊 
课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单位,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核心环节。小学数学课有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简称课型。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演绎者、创造者,把握课型及其结构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型,根据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 课堂教学 复习课 练习课 核心环节 课型 教学任务 新授课 
差异教学视域下的学情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林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时隔10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将“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关键词:认知发展水平 知识经验基础 学情分析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 教学视域 义务教育 
差异教学视域下的课堂结构化审视——以“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为例被引量:1
《小学数学教师》2023年第12期25-28,共4页林俊 
在拙文《差异教学视域下的“结构化”》(见本刊2023年第7、8期)中,笔者提出“从差异教学的视角来看,结构化存在不同的层次”[1],这个观点得到一线教师的认同。的确,在微观层面,“知识结构化、素材结构化、问题结构化、板块结构化、方法...
关键词:差异教学 一线教师 知识结构化 整合教学 教学实践 圆柱和圆锥 教学视域 具体操作 
三维进阶: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设计策略——以“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为例被引量:2
《江西教育》2023年第46期24-27,共4页伍渊泼 林俊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就是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数学学科结构性强,具备逻辑清晰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系统的方法结构。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时常出现“碎片”式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此,我们要...
关键词:教育家布鲁纳 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把握教材 结构化设计 日常教学 分析学情 设计思维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驾马车”
《小学教学设计》2023年第32期1-1,共1页林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需要以爱育爱、以爱启智。我认为,教师对教育事业最大的爱就是不遗余力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发现专业学习丰富了我的职业生活,专业成长提升了我...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历程 启智 幸福指数 三驾马车 以爱育爱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提升自身 
差异教学视域下的量感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2023年第10期10-14,共5页林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1],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
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 课程目标 会用 教学视域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化抽象关系为可见的模型——“解决问题(二)”教学分析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3年第9期54-57,共4页李雅 林俊 
课堂再现“解决问题(二)”(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是“认识8和9的加减法”后的一节课(如图1)。作为教材中第二节严格意义上的有关解决问题的课,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不是从单一情境中直接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关键词:人教版教材 解决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 加减法 教学分析 (二) 情境 课堂 
借助合适的素材,让学生感悟比的度量功能
《小学数学教师》2023年第9期73-74,共2页陈温豪 林俊 
比不仅可以沟通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中的许多问题也可以转化成比来解决。可以说,比的概念教学在小学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在比的教学建议中给出了相关解释:“如果仅从形式上看,比是除法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式”...
关键词:教师教学用书 倍数关系 概念教学 学生感悟 教学建议 小学阶段 除法 人教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