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课程

作品数:207被引量:36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高飞王俊张有光王平胡玫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信息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2024年第52期183-188,共6页李向东 
2022年度浙江省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工匠精神视域下信息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以JAVA程序设计为例”(443);2023年度浙江省省级高职教育“十四五”第一批教学改革项目“高职数字技能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jg20230273);2022年度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Java程序设计”(SFKC202105)。
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但高职教育中对学...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信息类课程 课程思政 
面向电子信息类课程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跨课程协同思政探索
《高教学刊》2024年第35期184-187,共4页刘建 马春江 刘小汇 倪少杰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北斗精神’深度融合下的电子信息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HNJG-20230031)。
新时代北斗精神融入电子信息类课程思政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为有效保证课程思政质效,提高课程思政精准性和体系性,研究新时代北斗精神的跨课程协同思政。结合新时代北斗精神内涵,该文分析跨课程协同思政总体要求和协同思政目...
关键词:新时代北斗精神 电子信息 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思政 
产教融合背景下林业高校信息类课程的改革与探索——以“物联网架构和技术”课程为例
《科技风》2024年第32期34-36,共3页吴寅 索龙 焦万果 
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面向“工程教育+产学研用”的林业高校特色《物联网架构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2102602018)。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了培养出切实符合林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本文在审视传统教学难点的基础上,坚决贯彻“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念,...
关键词:产教融合 林业高校 物联网架构和技术 
“双碳”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通信网络基础”为例
《教育教学论坛》2024年第40期55-59,共5页李萌 孙恩昌 窦慧晶 
2024年度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双碳’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建设与育人模式研究:以‘通信网络基础’课程为例”(ER2024RCB04);2023年度北京工业大学“三全育人”教师团队培育项目“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协同‘三全育人’创新平台建设”(SQYR2023-01);2023年度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深度融合下校外实践基地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DJY23001)。
“双碳”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当下,发挥好信息技术优势,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至关重要。因此,高等学校在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紧密围绕“双碳”目标,积...
关键词:“双碳” 电子信息类 课程教学改革 
数智化赋能高职信息类课程思政融合模式探索
《电脑与电信》2024年第10期46-50,共5页王琨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2022-2023学年教学改革项目“《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2022jgkt016。
目前信息类课程存在技术更新慢、价值导向不明确、思政融入缺乏体系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将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数智化技术引入课程教学中,构建数智化的“课政双链、四层六阶”的教学策略,从目标确立、模式构建、具体实施等方面展...
关键词:数智化 教学模式 课政双链 课程评价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信息类课程浸入式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创新教育研究》2024年第10期400-405,共6页黄利军 张娟 周妮 张耀东 米贤武 
人工智能技术已渗入到教育领域,促使教育行业,尤其是电子信息类课程,发生深层次的改革。分析了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面临的困难,在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实验内容简单单一,课程考核评价单一的情况下,提出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电子信息类课程浸入...
关键词:人工智能 电子信息类课程 浸入式教学 
竞赛驱动的研究生教学模式探索——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例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4年第9期51-54,59,共5页麦超云 甘俊英 秦传波 曹路 谢皓 
2022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信息类课程建设与课堂思政融入探索——以‘信号检测与估计’为例”(项目编号:2022GXJK350);2021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检测与估计理论”(项目编号:2021SFKC079)。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研究生信息类课程人才培养存在课程设置偏向理论教学、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为此,以五邑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例,采取竞赛驱动的教学...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 竞赛驱动 信息类课程 
“双创教育”融入电子信息类课程的意义与路径探索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4年第4期44-46,共3页杨淑琪 谢呈阳 
2023年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2023JSJG141);2024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调研课题(JSKXKT 2024013)。
在科技革新加速的背景下,优化电子信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对“双创教育”如何融入电子信息类课程的意义、可行性以及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更新课程设...
关键词:双创教育 电子信息 人才培养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校学生信息类课程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以农业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智慧农业导刊》2024年第16期109-112,117,共5页夏慧琼 
湖北大学2023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80202303032)。
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当前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目前高校信息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文基于农业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需求,顾及影响学习迁移的多种因素,对高...
关键词:深度学习 学习迁移能力 知识迁移 农业信息技术 培养策略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微波工程基础”课程为例
《教师》2024年第24期108-110,共3页安婷 曾瑞 许嘉纹 韩春辉 朱赛 
陆军工程大学“十四五”第一批大学精品课“微波工程基础”课程阶段性建设成果;陆军工程大学2023年教育教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智慧教育是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阶段,探索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模式,是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提升育人水平的现实路径。文章以促进学员能力素质发展为出发点,紧跟军队院校智慧教学发展趋势,围绕电子信息类...
关键词:智慧教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电子信息类课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