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倍数

作品数:1044被引量:30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夏迎九乐茂华张建承卢琴芬马吉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日立制作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历多样活动 深化概念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片段与思考
《小学教学研究》2022年第24期80-82,共3页滕支香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学生在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的。本文结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课,在探索中理解概念、在解题中掌握方法、在应用中拓展认识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概念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经历过程 概念理解 
让数学教学因阅读而精彩——由五年级一道基本习题引发的思考和研究被引量:1
《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9期55-56,共2页苏海滨 谢海英 
“同学们做了36朵黄花和60朵红花.把这些花分成相同的若干束,要求每束里的黄花朵数一样多,每束里的红花朵数一样多.想一想,最多可以分成几束?每束里的黄花和红花各有多少朵?”这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里...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 数学教学 五年级 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 公倍数 苏教版 红花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小学教学研究》2012年第6期I0001-I0002,共2页蒋明玉 
关键词:真分数 五年级 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 苏教版 
换种说法更恰当
《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第9期30-30,共1页董淑珍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编者为了让学生感受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在第25页的练习中安排了一些习题.有的说法欠妥.在教学中引起了争议。在此提出与编者商榷。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公倍数 五年级 苏教版 因数 编者 下册 教学 
学生的直觉
《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第9期41-41,共1页朱淑丽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分组讨论 最小公倍数 直觉思维 
巧用公倍数 旧题换新解
《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7期27-28,共2页张自红 
有些应用题如果从常规角度考虑比较复杂,这时可换一个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化繁难为简易。笔者现就运用公倍数,巧解传统应用题举例如下,仅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题 公倍数 巧解 解决问题 举例 角度 途径 
板书设计的十种方式
《小学教学研究》1999年第11期23-23,共1页陈世安 
1.回环式。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板书反映出其纵横、正逆关系。如: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关系。分数(?)
关键词:互化关系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 逆关系 内在联系 百分数 知识 方式 小数点 环式 
分析题目特点 找出隐含条件
《小学教学研究》1999年第8期27-27,共1页程小华 
对较难的问题,尤其是各种竞赛题,我们不能通过已知条件直接得到答案,往往要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出隐含条件,从原始数据中算出隐含数据,以达到解题目的。现就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中几道题来谈谈。
关键词:隐含条件 已知条件 最大公约数 题目 隐含数 最小公倍数 原始数据 三角形 华罗庚 长方形 
用“直觉探索法”解“孙子问题”
《小学教学研究》1999年第3期28-28,共1页彭万生 
引人注目的神奇妙算的“孙子问题”已出现在一些地市的小学数学竞赛题中,像这样的难度较大且引人入胜的数学趣题,如何面向广大的中差生呢?现介绍水老师的一个教学案例。分两步:先出现“铺垫题”,再出现“主题”。一、铺垫题宁师附小五...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孙子问题 教学案例 竞赛题 中差生 最小公倍数 敬老院 地市 铺垫 探索法 
数学总复习要善于转化——变化——优化——类化
《小学教学研究》1998年第5期24-25,共2页刘北荣 
小学数学总复习中的“练”,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从教育心理学方面来说,过量的练习,会使学生大脑活动由兴奋转向抑制,实际中练习题的多、深、难常常会使学生高劳低效,更有悖于“素质教育...
关键词:分解质因数 解题思路 最小公倍数 圆心角 织布厂 织布机 数学总复习 知识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