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

作品数:31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雄章张玉彩李祥福张广萍李灵霞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唐山一中更多>>
相关期刊:《中小学教学研究》《东西南北(教育)》《青海教育》《中学政史地(高三)》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东西南北(教育)》2011年第3期158-158,共1页石振超 
一、新旧课标结构的比较 新课标的课程结构与大纲本课程结构在编排上有较大不同。大纲本课程以章节体形式、按时间发展顺序由古至今,编为必修《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选修《中国古代史》三部分,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知识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标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课程结构 知识系统性 大纲 
对《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复习的思考
《考试与招生》2010年第2期47-48,共2页明建平 魏怡梅 
当我们的高考复习进行到专题阶段的时候,正如古人所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在高考的这条长路上,就剩下了最后的十里,既关键又艰难。 经过一轮教材考点的全面、细致、周到的复习,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已经夯实,
关键词:专题复习 《世界近现代史》 高考复习 基础知识 考点 教材 同学 
例析历史教学中“章、节、目”体系的重要性
《考试周刊》2009年第41期172-173,共2页田凤茸 
“章、节、目”三体系是《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它将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严谨准确,保证了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居于伞部知识内容的统领地位。在此我以《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的编排为例,试作分析。
关键词:历史教学 《世界近现代史》 例析 教学大纲 高中历史 微观分析 宏观把握 学科体系 
《世界近现代史》综合检测题
《高考(文科版)》2009年第2期50-51,共2页成文波 
地图在《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艺术》2008年第12期75-76,共2页李怀俊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进行,历史学科已突破了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的局限,成为考察历史本学科综合能力和政史地跨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我们常说"史地不分家",可见历史和地理是密不可分的。培养学生史地分析能力,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
关键词:综合分析 历史基础知识 世界近现代史 地理观 高考改革 
J.BULL指的是谁?
《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12期12-12,共1页张钊 
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五节有一幅“殖民主义者在非洲作威作福”的漫画(右图)。图中的黑人正在张贴的通告中有这样的文字“All rooms taken by J.Bull”,讲述相关内容时,有学生问其中的“J.BULL”为何意?
关键词:《世界近现代史》 殖民主义 人教版 学生 
历史阅读课教学五法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第2期58-58,共1页李灵霞 张玉彩 
阅读课是高中历史课的课型之一,而且阅读课在教材中所占比例大有增加之势,以2003年版《世界近现代史》为例,总课时为65课时,其中阅读课为13课时,占总课时的20%,即1/5。那么,为什么要开设阅读课,并且阅读课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呢...
关键词:阅读课教学 历史课 《世界近现代史》 学生负担 学生阅读 学会阅读 学生智力 课时 
一战后到二战期间的资本主义世界
《历史学习》2007年第9期14-15,共2页李南亮 
【考纲规定】 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与《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二、三章内容相一致,是历年高考的重点章节.2087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中对其相关考试内容有如下规定。
关键词:资本主义世界 二战期间 《世界近现代史》 战后 《考试大纲》 全国高考 考试内容 考纲 
重视每章引言,培养三种能力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7年第2期25-25,共1页徒跃林 
高中五本历史书,每章都有引言,巧妙地把引言和文中内容结合起来,会使我们的复习事半功倍。利用引言,至少可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能力。下面以《世界近现代史》上册为例说明。
关键词:引言 能力 培养 《世界近现代史》 事半功倍 高中 复习 学生 
应给“阿拉木图”加注释
《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1期109-109,共1页徐华明 
笔者在讲授人教社2003年版《世界近现代史》(下册)“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时,有学生课后提出疑问:“书上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其中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是错...
关键词:《阿拉木图宣言》 哈萨克斯坦 中学 历史教学 《世界近现代史》 注释 人教版 2003年版 下册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