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

作品数:116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龚贤文蔡盛曹松峰张维忠冯志华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江苏省启东中学东北师范大学黄冈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西南北(教育)》《神州》《学苑教育》《教育信息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文化回应的数学概念教学——《轴对称》一课教学与思考被引量:1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3年第7期34-37,共4页潘富格 张维忠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课题“新生代乡村教师文化回应教学能力结构模型及培养研究”(编号:2023SCG3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文化回应的数学概念教学,应该将数学概念、学生与有关的文化进行编织,彰显数学概念产生的文化土壤,呈现数学概念的不同文化形态,以实现学生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文化参与,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文化性理解。基于此,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文化回应 数学概念教学 轴对称 
社会主义特色未来学校视角下小学数学《轴对称》教学案例研究被引量:2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年第5期74-76,共3页王丽芳 于鹏丹 钟永江 
背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尤其是自新冠疫情以来,各级各类学校都选择了线上学习方式,但大部分都是将线下的教学活动直接平移到线上,教师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内容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因此,在未来学校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育信息化 学科教师 教学案例研究 思维特点 实质性改变 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 
回首“对折”,促相等与垂直并行进阶——《轴对称》教学的整体性思考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金奎 
“对折”是轴对称学习的起始方式,概念进阶就是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由于学生受“相等”的定格影响,往往难以发现“垂直”的关键作用。教学围绕“暴露‘一样’到‘重合’的认知冲突;适配‘折’到‘不折’的心理跨越;挖掘‘相...
关键词:对折 定性 定量 相等 垂直 
《轴对称》拓展精练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22年第10期30-30,共1页徐媛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2,-1)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关于y轴对称的点B’的坐标为().A.(-3,2)B.(2,3)C.(-2,-3)D.(-2,3)2.如图1,在△ABC中,已知点D在BC上,且AD=DC,则点D在().A.AC的垂直平分线上B.∠BAC的平分线上C.BC的...
关键词:平分线 平面直角坐标系 单位长度 已知点 
《轴对称》拓展精练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21年第9期30-30,共1页李飞 
基于可视化学习的小学数学几何教学模式的探究——以《轴对称》为例
《教育信息技术》2021年第1期64-67,共4页陈丽仪 
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2018年度教育信息化应用融合创新专项课题“可视化学习促进小学数学学科几何概念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18JX07128)的研究成果。
小学数学几何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可视化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可视化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开...
关键词:几何教学 可视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 
《轴对称》巩固练习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20年第10期25-25,共1页
1.如图1,在△ABC中,DE垂直平分BC,分别交BC、AB于D,E,连接CE,BF平分∠ABC,交CE于F,若BE=AC,∠ACE=12°,则∠EFB的度数为().A.58°B.63°C.
关键词:巩固练习 ABC CE 
渐添条件驱动学程,学程变构走得更远——《轴对称》章末复习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被引量:1
《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年第8期97-97,共1页陈燕 
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内容、梳理知识架构、感悟思想方法,综合了知识原理、方法技巧、创新思维等要素。本文以《轴对称》章末复习教学为例,以教学条件的分层设置为导向,探讨学程的合理变构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章节复习 类比学习 
动态认知运动属性 解决起点“三过”问题——以《轴对称》教学为例
《小学教学设计》2020年第17期32-34,共3页陶迎赟 
一、研究缘起2019年4月我参加了杭州市余杭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高级研修班"培训,有幸执教《轴对称》一课,刚刚导入新课时学生就纷纷喊着:"我早就知道了"。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一部分学生表面上看热热闹闹,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高级研修班 导入新课 杭州市余杭区 动态认知 开展探究 教学环节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运动属性 
初中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
《东西南北(教育)》2020年第12期102-102,104,共2页鲍国珍 
首先逐渐引导出轴对称的概念,在有了对轴对称概念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引入轴对称的几何属性。
关键词:初中 数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