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社会

作品数:16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蒋娟马绍奇刘婕杨传利毛亚庆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伊犁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特殊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班级社会学理论的职业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76-78,共3页陈婧飞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校级“高职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及工作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9B03)。
从班级社会学理论出发,分析了班级的功能结构、组织结构和班级文化。为了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激发班主任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育人作用,使其真正成为高职院校育人团队的骨干力量,提出了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的5项策略。
关键词:班级社会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班级社会心理环境与初中生学习自主性的关系被引量:4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6-20,31,共6页蒋娟 冯晖 
本研究以伊宁市三所中学里462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以学习自主性量表和《我的班级》问卷为测量工具展开调查,探讨初中班级社会心理环境的特点及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第一,初中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可以分为团结进取型、一般型...
关键词:学习自主性 初中生 班级社会心理环境 
西部农村小学生友谊关系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班级社会网络密度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3
《中国特殊教育》2017年第1期85-90,共6页杨传利 毛亚庆 刘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基础教育内在质量提升与学校管理改进研究"(项目批准号:71373028)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宁夏、云南11所农村小学32个班级的93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班级内部儿童的友谊关系与社会网络密度对其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以及社会网络密度在友谊关系对社会情感能力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友谊关...
关键词:西部农村小学生 友谊关系 社会情感能力 班级社会网络密度 
探析班级组织中的“不完全管理角色”——基于“班级社会组织”理论的视角
《生活教育》2015年第15期49-50,共2页廖梦雅 邱开玉 
本文将班级正式结构中的"干部阶层"进一步区分为"完全管理角色"与"不完全管理角色"。"不完全管理角色"只有在具体的"班级组织的活动"中,才与班级中的一般成员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区分更贴近现实,也更有利于班级...
关键词:班级的社会属性 正式结构 不完全管理角色 班级建设 
一对一环境下同侪评价对小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8期31-36,共6页马宁 张小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对一环境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077)的研究成果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习空间得到极大丰富与扩大,在教与学方式发生变革的同时,也伴随或隐含着一些问题。如何在虚拟空间中建构良好的班级文化,从而促进学生学业及各方面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该文在分析传统教室中班级文化建...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同侪评价 班级文化 班级社会 
让班级社会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
《新课程导学(下旬刊)》2013年第6期4-4,共1页王明珠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以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作用于置身其中的学生个体,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班级教育的价值应凸显其帮助学生自我提高教育能力的功能,使班级社会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
关键词:学生自我教育 社会组织形式 班级教育 基本单位 学校教育 学生个体 教育能力 自我提高 
创造自然化的班级社会交往氛围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9年第11期30-30,27,共2页徐辉 
在班级教育氛围中,由于缺乏相对人性化的管理、缺乏对被教育者的自然环境的培养机制,因此从自然社会化的角度,阐述了作为班级教育者所应该拥有的教育智慧,以保证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让学生适应社会复杂的环境。
关键词:自然 社会化 教育智慧 适应 复杂的环境 
幼儿园中的“小领导”——班级社会现象的探析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年第5期104-108,共5页赵敏 
幼儿园中的"小领导"是一种班级社会现象,出现"小领导"现象的主要原因:1、来自教师工作的压力;2、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针对出现的"小领导"这种班级社会现象,幼儿园中的教师及幼儿家长应采取多种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 班级社会 探析 
浅析班级群体的社会心理学特征
《时代教育》2009年第4期284-284,共1页徐改兰 
一个积极的课堂气氛就是学生在其中能相互支持,能分享大量可能的影响——既有学生相互之间的,也有和教师的。高水平的吸引力能在作为整体的群体以及同学之间存在,其中的规则对于完成学业学习,还有最大程度的个体差异都是支持的。本...
关键词:班级群体 心理特征 班级社会 班级心理 
班级社会教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
《班主任》2008年第8期7-9,共3页陈素梅 
班级社会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在1959年发表的《班级是一种社会体系》一文中提出。帕森斯认为,凡是牵涉到自我和他人的交互关系的行为,都属于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各种社会行动组成了社会体系。他还认为,社会体...
关键词:社会教育功能 理论与实践 班级 社会体系 社会行动 交互作用 社会学家 社会情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