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句统一体

作品数:63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洁陈倩张凤珍史铁强许凤才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牡丹》《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俄语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俄汉超句统一体对比与翻译》简评
《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第1期91-93,共3页岳永红 
形成于20世纪后半叶的对比语言学,无论在欧美各国还是在我国都得到蓬勃发展,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外语和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义、语用等领域的对比研究亦方兴未艾。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 超句统一体 简评 翻译 俄汉 语言研究 语音 汉语 
浅析俄语超句统一体结构理念在俄语写作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第4期44-47,共4页李锡奎 史铁强 
本文结合俄语超句统一体结构理念,通过剖析俄语书面表达中超句统一体结构的应用实例,探寻超句统一体结构在俄语书面表达中的潜在联系和规律,阐释超句统一体结构理念对于俄语写作的重要指导作用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句体 结构理念 俄语写作 
浅析俄语超句统一体结构理念在翻译中的运用被引量:1
《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李锡奎 史铁强 
本文结合超句统一体结构理念,通过对俄汉翻译中具体实例的分析,指出在实际翻译活动中,超句统一体是比句子更为重要的操作单位,以及如何在篇章的大背景下,以超句统一体为具体操作单位真实再现原文的本来面目,使译文在句义上及所传达的情...
关键词:超句体 结构理念 翻译 译文 原文 
俄汉句子与超句统一体之间的三种过渡语言现象被引量:1
《中国俄语教学》2006年第3期29-32,共4页陈洁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批准号03BYY004.
在句子和超句体之间存在三种过渡语言现象,这三种过渡语言现象为:1)被断割部分不具备完整述谓性的断割结构;1)外位部分不含有述谓性的外位—复指结构;3)超级句子。厘定上述三种语言过渡现象,有利于廓清超句统一体的界限。
关键词:断割结构 外位一复指结构 超级句子 超句统一体 
俄语句际关系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中国俄语教学》1999年第2期7-14,共8页陈倩 
对俄语句际关系及其衔接手段的研究是与对连贯话语(超句统一体)的探讨密不可分的,它随着话语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进步而日趋完善。对该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1948年前的酝酿阶段;(2)1948年以后的创立及初...
关键词:句际关系 连接词 句际连接手段 连贯话语 话语语言学 超句统一体 复杂句 语义关系 复合句 词汇重复 
论俄汉翻译中的移位法被引量:4
《中国俄语教学》1996年第3期1-7,共7页陈洁 
论俄汉翻译中的移位法陈洁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苏联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巴尔胡达罗夫在《语言与翻译》一书中指出:“移位法()是一种翻译转换法,即在译语中变动原语成分的位置(顺序)。可以移位的成分通常是词、词组、复合...
关键词:俄汉翻译 自然段 《中国俄语教学》 超句统一体 移位法 巴尔胡达罗夫 语言现象 中国翻译工作者 语言与翻译 翻译研究 
论俄语多项超句统一体被引量:3
《中国俄语教学》1996年第1期7-11,共5页陈洁 陈倩 
论俄语多项超句统一体陈洁,陈倩上海外国语大学笔者提出超句统一体[以下简称超句体(CΦE)]的上限为多项超句体,以下简称MCΦE)。通俗他讲,多项超句体是一个较大的超句体,其中包含两项或若干项较小的超句体,有几项较小的...
关键词:超句体 多项超句统一体 《中国俄语教学》 意义关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 述谓结构 并列型 判别标准 结构特征 语言形式 
俄语超句统一体划界刍议
《中国俄语教学》1995年第1期10-16,共7页陈洁 
俄语超句统一体划界刍议陈洁通常认为,俄语超句统一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句子构成,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法单位。所谓独立句子也即意义、结构相对完整,书面上使用了句末标点。超句统一体的首要特征是意义的向心性,即构成超...
关键词:超句统一体 篇章结构 自然段落 并列连接词 连贯话语 独立句 现代俄语 语法形式 《中国俄语教学》 语法单位 
评《大俄汉词典》
《中国俄语教学》1993年第1期62-65,共4页晓风 
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纂的《大俄汉词典》是我国目前收词最多,质量最高的一部俄汉翻译词典,自1985年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俄语工作者的好评和欢迎。本人也从这部词书中获益匪浅。
关键词:大学俄语 词书 中国俄语教学 技术性错误 实义切分 超句统一体 俄语学习 搭配方面 语境意义 新闻材料 
历史现在时:结构特点、修辞功能
《中国俄语教学》1992年第1期3-8,共6页姚景虞 薛静芬 
历史现在时是最常见的动词时的转义用法之一。 历史现在时表示过去某一时刻实现的动作或状态,它使叙述更加生动逼真。在主观改变时间背景的条件下,未完成体现在时形式可用来表示过去时意义。这时它把过去发生的事情描述成仿佛在说话时...
关键词:修辞功能 时间背景 持续动作 生动逼真 完成体 书写者 词汇手段 时间形式 语法特点 超句统一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