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华

作品数:20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知识经济时代师生关系主体间性对话性共享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金陵科技学院学报》《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教育与职业》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数据时代课堂话语权力的反思与共享被引量:1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88-91,共4页孙茂华 
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模态传播的深层次研究"(2015SJB128);2015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重点项目"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模态研究"(15FYHZD08)
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本位教育价值取向下的教师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力,使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也抑制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由教师独享走向师生共享,需要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话语霸权 话语共享 对话 
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间性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16-119,共4页孙茂华 
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模态传播的深层次研究"(项目编号:2015SJB128);2015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重点项目"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模态研究"(项目编号:15FYHZD08);南京师范大学2015-2017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模态研究"(项目编号:DS2015C006)
网络等新型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从主体性哲学研究到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时代转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扬弃教育者与受教者教育主体与...
关键词:网络 核心价值观教育 主体间性 转向 
从霸权到共享:知识经济时代课堂话语的对话性被引量:15
《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第2期75-78,共4页孙茂华 董晓波 
2013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SZJ13102);南京师范大学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项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高校师生关系与师德建设研究"(SBD1309);南京师范大学2012-2014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网络时代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S2012B010);2013年江苏省学校党建研究课题"微时代高校学生党建的途径与载体研究"
传统课堂教师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利,使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冲击动摇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地位,后现代知识观为教师反思和审视自身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对话式教学从根本上让教师制造的话语霸权被削弱...
关键词:霸权 话语共享 知识经济 话语对话 
知识经济时代师生关系的后现代取向被引量:3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6期21-24,共4页孙茂华 董晓波 
南京师范大学2012~2014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DS2012B010)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视为不断生成与建构的"文本",而不是封闭的、稳定的、从外部即可加以研究的意义系统。师生关系不是主客二分的关系,是"我—你"的生活关系,是主体间性的关系。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既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教育方式的...
关键词:主体性 主体间性 师生关系 
辅导员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角色定位研究
《大家》2011年第22期251-251,共1页王惠 孙茂华 张梅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成果,项目号(2010SJD880091)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高等学校以制度的形式要求专业教师负责对一定数量的本科生进行学习、研究及发展方面的指导。这种师生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关系。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为多样化、个性化。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辅导员 创新型人才培养 发挥作用 高等学校 专业教师 角色定位 形式要求 个性化 研究生导师 
从“主体间性”看对话中的师生关系被引量:2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年第12期70-71,共2页孙茂华 董晓波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2010SJD880091);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果之一
一、引言后现代哲学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它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理智和文化信条进行质疑的一种方式。主体间性理论是后现代哲学中出现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其出现后很快便...
关键词:“主体间性” 对话教学 师生关系 后现代哲学 主体间性理论 文化思潮 交往理论 西方社会 
后现代主体间性下的对话性师生关系被引量:4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1年第6期15-18,共4页孙茂华 董晓波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构建"(编号:2010SJD880091);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果之一
知识经济给现代师生关系带来了强大冲击,教师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角色困惑。从后现代主体间性理论出发,对传统的教师角色及其师生关系进行反思和批判,确立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师生关系 主体间性 后现代 对话 
知识经济时代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维度被引量:2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1期17-19,共3页孙茂华 董晓波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构建"(编号:2010SJD880091)的研究成果之一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既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主体性的教育陷入了困境,其弊端暴露无遗。文章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考察知识经济时代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认为我国的师生关系应该走向主体间性。
关键词:主体性 主体间性 师生关系 
失衡·理解·对话——论知识经济时代后现代对话型师生关系的重构被引量:2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5期119-121,共3页孙茂华 董晓波 
南京师范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2011年度课题"论和谐社会中辅导员与大学生对话性师生关系的重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编号:D/2006/01/081)的研究成果之一
知识经济给现代师生关系带来了强大冲击,教师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角色困惑。后现代主义对话理论对现代的教师角色及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尤其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师生关系 知识经济 对话 
西方教育思想“后现代主义转向”的解读被引量:4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7期12-15,共4页孙茂华 董晓波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编号:07SJD71002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编号:D/2006/01/081)的研究成果之一
后现代哲学思维运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导致了西方教育思想的后现代主义转向。转向之后的后现代主义教育重新审视教育中的理性,重新思考教育中的同一性与主体性问题,为教育理论研究起到一种刺激作用,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模式,是教育研究方...
关键词:后现代 教育思想 多元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