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继志

作品数:32被引量:34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酸奶乳酸菌蛋白豆乳脱腥方法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食品与机械》《食品工业科技》《中国乳品工业》《肉类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酸奶中乳酸菌数及酸度的检测与评价被引量:103
《中国乳品工业》2002年第1期22-25,共4页谢继志 肖宏彬 
酸奶中乳酸菌的含量是评价产品对于人们营养与健康作用的重要指标,而酸奶的酸度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风味与口感。新的酸奶国家标准(GB2746-1999)中规定产品中的乳酸菌数不得低于1×106mL-1,酸度应≥70°T。本试验通过对部分市售酸奶及...
关键词:酸奶 乳酸菌 酸度 含量 检测 评价 
影响酸奶的因素及其质量控制被引量:42
《中国乳品工业》2001年第6期20-23,共4页谢继志 葛庆丰 
讨论了酸奶生产的基本工艺条件,分析了从原料乳的预处理、标准化、均质、热处理、发酵剂的选择,接种量、发酵温度与时间、冷却、灌装、贮藏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菌共生时最适宜的发酵温度40~43℃;加糖发酵时以6%~8%...
关键词:酸奶 质量控制 工艺条件 原料乳 预处理 发酵剂选择 接种量 
Delvocid抑制酶对酸奶保质期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乳品工业》2001年第5期17-19,共3页谢继志 许华方 
酸奶是一种利用特定乳酸菌的发酵制品,但在加工及包装过程中易受到霉菌与酵母菌的污染。本研究使用一种称为“Delvocid”的抑制酶,分析了在酸奶加工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剂量对酸奶保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酸奶中添加20mg/kg的剂量,...
关键词:酸奶 Delvocid抑制酶 保质期 添加剂量 
影响酸奶质量的因素及其品质控制被引量:14
《农牧产品开发》2001年第3期12-15,共4页谢继志 
关键词:酸奶 生产工艺 产品质量 预处理 均质 热处理 冷却 灌装 冷藏 品质控制 
发酵乳与健康被引量:3
《中国食物与营养》1999年第5期28-29,共2页谢继志 
关键词:发酵乳 酸奶 保健功能 营养价值 
乳清酒发酵条件及发酵动态的研究被引量:13
《中国乳品工业》1999年第1期3-6,共4页谢继志 杨文 葛庆丰 张爱晖 
以乳清粉为主要原料,经复原通过YXM和YXG的混合发酵获得了低酒度、清凉型的乳清酒。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在自然pH值时,主发酵期在接种后的24~48h,发酵效果最佳。当乳糖液或蔗糖液与复原乳清以2∶1混合时,酒液的各...
关键词:酵母菌 乳酸菌 发酵 乳清酒 
婴儿双歧杆菌对致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中国乳品工业》1998年第3期3-6,共4页罗珍兰 谢继志 许善峰 华占军 
通过婴儿双歧杆菌发酵液对几种致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得出了婴儿双歧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甲型付伤寒杆菌、乙型付伤寒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
关键词:婴儿双歧杆菌 致病菌 生长抑制 抑菌作用 
提高双歧杆菌酸奶中双歧杆菌数量的研究被引量:12
《中国乳品工业》1997年第5期8-12,共5页谢继志 罗珍兰 田家政 杨春芬 葛庆丰 
本研究以脱脂牛奶作为培养基,用经耐氧驯化的双歧杆菌及酸奶混合菌,比较了3种不同的工艺产品在不同的保存期内(1~15天)对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菌混合发酵工艺在制作中较为简单,工艺Ⅰ产品在1~9天保存期...
关键词:混合菌 双歧杆菌 酸奶 发酵工艺 
油菜蜜的微波加热及其品质特性研究被引量:2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77-80,共4页岑宁 谢继志 黄双源 
为防止油菜蜜的结晶和发酵,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对油菜蜜微波辐照时间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求出其液体蜂蜜微波辐照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符合T=T0+kτ,其中k值反映了蜂蜜在微波场中的介电特性,k值大,温升速率也大。微波加热对...
关键词:微波 蜂蜜 品质特性 
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在不同基质中混合发酵的情况比较被引量:23
《食品工业科技》1997年第4期50-53,共4页罗珍兰 谢继志 王庆明 吴峻宇 
选用几种不同的原料作为基质,对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进行了研究。以双歧杆菌活菌数为指标,结果表明,在以糊化玉米、液化玉米、蕃茄汁、黄豆粉、煮豆芽汁、榨豆芽汁和豆浆为基本原料的基质中,双歧杆菌活菌数依...
关键词:混合发酵 基质 双歧杆菌 乳酸菌 食品发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