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杏华

作品数:26被引量:10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教学策略大学英语课堂建构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贺州学院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教育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EGP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贺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17-120,共4页邓杏华 
2016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JGA250)
通过定义和阐述了微课、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概念,其目的在于探索基于FCM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EGP课程的应用。通过研究微课制作、自主学习、知识内化、练习外化,实现FCM,构建网络教学和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 通用英语(EGP) 
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被引量:3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07-110,共4页邓杏华 
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2015JGB293)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民族地区高校应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整合,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嫁接现代计算机技术,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等方面得到有效改善和提...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英语课堂 教学有效性 
壮、汉、英三语环境下的口语迁移研究被引量:1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55-160,共6页邓杏华 
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壮;汉;英三语背景下的语言迁移研究"(项目编号:10YJA740039);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项目编号:2015JGB293)阶段成果
基于语言接触和语言可加工性理论,运用实证法和问卷法,通过考察三语环境中壮、汉语在语言层面对英语的口语迁移表现,并据此验证迁移的表现是否为三语语言接触和学习者语言加工能力发展的结果。研究发现,壮语、汉语对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负...
关键词:语言接触 语言加工 三语习得 语言迁移 
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
《柳州师专学报》2015年第4期109-111,126,共4页邓杏华 
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5JGB293)
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是要把握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和方法,叙事研究的基本环节和脉络并加以应用;通过叙事案例库和叙事研究平台的搭建,将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向一个新台阶,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高等院校 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叙事研究 
语言距离对壮族学习者汉英语音迁移的影响被引量:4
《民族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114-117,共4页邓杏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壮;汉;英三语背景下的语言迁移研究"(项目编号:10YJA740039);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资助项目"母语迁移与地方院校学习者英语学习研究"(项目编号:201010LX204)阶段性成果
壮语属壮傣语族壮侗语支,与汉语、英语相比,在元音发音、辅音发音以及声母、韵母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因而以壮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和英语时往往会受到这些语言迁移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民族地区高校教学中,教师应在语音迁移和语言...
关键词:壮族学生 汉语 英语 语言距离 语音迁移 影响 
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建构主义模式研究被引量:1
《柳州师专学报》2014年第6期110-113,共4页邓杏华 
2010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母语迁移与地方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研究"(201010LX204)阶段性成果之一
新建构主义以搜索、选择、交流、互动、反思、创造性的意义建构等为特征,可以作为网络时代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外语教师在创设情境中,互动合作,理性反思,结合现有知识体系,在创新中构建自我的专业视域,最终促进自己的专业...
关键词:新建构主义 专业发展 互动 反思 
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被引量:3
《河池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39-41,45,共4页邓杏华 
2011年新世纪广西教改项目"区域经济环境下的地方院校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1JGA084)
应用语言学领域引入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仅有十余年。该理论把二语习得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融合了认知观和社会观的非线性、变异性的复杂过程。基于动态系统理论,探讨动态系统理论的概念、原则以及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内容、方法的影响。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 二语习得 非线性 变异性 
基于支架式理论的外语语法教学模式探究
《广西教育》2014年第7期115-116,共2页邓杏华 覃晓琪 
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A084);2013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SK13LX246)
以英语“听”、“读”两个阶段为注意语法教学提供支架式教学设计,并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理论 支架式理论 外语语法教学 注意语法模式 
形成性教师评价机制在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24期71-72,共2页邓杏华 黄影妮 
2010年广西工学院教改项目"地方性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评价机制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0939)
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无法真实衡量教师的能力,而形成性教师评价机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它能够就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改进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形成性教...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大学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我国西部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被引量:6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63-166,共4页邓杏华 黄影妮 
广西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1006)研究成果
本研究以广西科技大学2010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我国西部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习的成绩呈显著正相关系,因此如...
关键词:西部大学生 英语学习 自我效能感 现状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