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建良

作品数:14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寻甸县图书馆更多>>
发文主题: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新加坡人中小学德育事业管理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云南图书馆》《教育科研论坛》《上海教育科研》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寻甸县农家书屋建设的思考
《云南图书馆》2012年第3期62-63,共2页陶建良 
农家书屋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建设工程,旨在通过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寻甸 农家书屋 建设 问题 建议 
略论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
《云南图书馆》2011年第2期13-15,共3页谭昆 陶建良 
文章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 
新加坡中小学德育的启示——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被引量:4
《教育科研论坛》2009年第12期68-69,共2页陶建良 
前些日子,我有幸作为教育事业管理(新加坡)培训班的学员,踏上了新加坡的国土,在那里学习、考察新加坡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这次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们都有相同的感受:新加坡确实是世界上公认的政通人和的花园式城市国家,...
关键词:新加坡人 中小学德育 实效性 事业管理 学校管理 城市国家 行为习惯 社会风气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教育科研论坛》2009年第5期82-82,共1页陶建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外阅读已成为语文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学习方法,它是课堂阅读的拓展与继续,能有效地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性情,形成综合的语史能力,对学生现在及将来的语文学习具有较大的促进...
关键词:课外阅读活动 学生知识 语文学习 新课程改革 课外阅读量 学习方法 教学活动 课堂阅读 
小学科技活动中创造教育实践研究被引量:2
《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第12期4-5,共2页陶建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国力竞争的制高点。21世纪人才最突出的特点是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特征,它是促进人类科学发展、知识增值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科技活动是进行创造教...
关键词:青少年科技活动 创造教育 创造性思维 创新意识 小学生 培养学生 动手动脑 知识创新 心理特征 活动内容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第1期93-94,共2页陶建良 
对于小学管理,是越细越好,还是越粗越好?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形式,精细化管理是否适合于教育领域?我校开展了这方面的实践探索。管理的效果如何?我们不妨聚焦三组镜头:【镜头一】校园因精细化而和谐我们在学校管理方面,制订了大的总体目...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学校领导 学校管理 教师 总体目标 校园环境 规章制度 实践探索 实践与思考 小学管理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
《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第10期31-32,共2页陶建良 
昆山市实验小学前身系昆山师范附属小学,1962年改名为昆山县实验小学,1981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实验小学。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关键词:学校发展 实验小学 昆山市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江苏省 相结合 苏州市 培养学生 教育方针 
注重养成教育 提高德育实效
《教育科研论坛》2006年第10期55-56,共2页陶建良 
关键词:养成教育 小学生 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习惯 健康人格 班主任 习惯养成 培养 教师 公共卫生 
多元化、专业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被引量:1
《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5期40-41,共2页陶建良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 多元化 教育教学研究 教育教学工作 理论与实践 多重角色 生命活力 创新教师 教研活动 
抓教学三项常规工作 促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被引量:1
《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年第6期62-63,共2页陶建良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科学规范、严谨有序的管理是教学工作出效益、出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以科学的精神,努力抓好教学三项常规工作,教学管理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常规工作 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 科学规范 教学工作 课程改革 教学管理 与时俱进 主渠道 学校 成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