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楠

作品数:18被引量:21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教育哲学苏格拉底学校教育情境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教育研究》《天津市教科院学报》《中国美术教育》《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格拉底在教吗
《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第2期22-24,共3页邵燕楠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对现当代中西方教育哲学研究问题的比较研究>(12YJC880084)的部分研究成果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宣布,苏格拉底没有在教。笔者认为,柏拉图犯了错误。他的错误在于把智者的教混同于教本身。柏拉图所反对的是智者学派的教,而不是教本身。苏格拉底宣称他没有数,他的意思是他没有用智者学派的方式在...
关键词:智者教 苏格拉底 柏拉图 
学情分析: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被引量:128
《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2期60-63,共4页邵燕楠 黄燕宁 
学情分析是中国本土化的话语,它的产生与教学论研究的转向关系密切。教学中"学生的发现"促使教学论研究转向。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它把教学看作整体性工作。学情分析的目的是"以学定教",其内容是对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
关键词:学情分析 教学论 教学研究 
新中国首位英语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被引量:1
《中国教师》2012年第3期45-47,77,共4页邵燕楠 
优秀教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如何创造这些因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少学者都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指出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又与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事件 新中国 个人实践知识 英语 首位 优秀教师 
关于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考被引量:7
《教育探索》2010年第9期57-59,共3页邵燕楠 
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BHA080017)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我们需要确立复杂性思维和合理的理念,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要与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 布局调整 偏差 理念 
教育哲学之思被引量:3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期6-9,共4页邵燕楠 
国家级重点课题"转型期西方教育哲学的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中的子课题"转型期美英教育哲学的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中的一部分研究成果
教育哲学研究就是建立教育研究与哲学研究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据此,可以把美英教育哲学研究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主义时代、分析时代和情境时代。教育哲学有两种形态的存在方式:作为一门教学科目的教育哲学和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教...
关键词:教育哲学 关系 “亲教育”阵营 “亲哲学”阵营 
教育哲学缘起新探被引量:2
《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9期8-12,共5页邵燕楠 
陆有铨教授主持的国家级重点课题"转型期西方教育哲学的新方向及对我国的启示"中的子课题"转型期美英教育哲学的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中的一部分研究成果
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哲学研究的缘起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不能把教育哲学的缘起归于某个单个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教育哲学学科的开设、教育哲学名称的出现以及教育哲学学会的建立。历史上哲学家对教育的言论并不都是教育哲学的研究,教育与...
关键词:教育哲学 学科体系 认识论 研究范式 
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被引量:10
《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59-60,共2页邵燕楠 
关键词:美国 幼儿园 节日教育活动 幼儿教育 
“苏格拉底与六岁孩童”——儿童哲学课程管窥被引量:7
《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9期28-30,49,共4页邵燕楠 
儿童哲学是一门训练儿童思维技能的课程 ,通过群体探究的教育情境和教育方法 ,以儿童自己对哲学问题的认识为内容 。
关键词:儿童哲学课程 儿童教育 思维技能 群体探究 
论学校教育中的选择问题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4期31-34,共4页邵燕楠 
选择对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教育中的选择表现为选择权和选择能力 ,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学生具有合理的选择权。为学生提供选择的多样性并适当地放“权”是学生具有合理的选择权的前提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
关键词:选择 选择权 选择能力 
追问中小学网络教育被引量:3
《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68-71,共4页邵燕楠 
对中小学网络教育的正确认识应以“教育利用网络”的原则为准绳。网络教育具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等优势。但人们对中小学网络教育存在过高的期望。事实上 ,网络教育只是为创建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教育环境提供了一条途径。网络是...
关键词:中小学 网络教育 教育环境 教育手段 学校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