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宣龙

作品数:119被引量:4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教学教育阅读教学语言文字语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生活教育》《江西教育(教学版)(B)》《江苏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师教育写作的思与行
《江苏教育研究》2023年第6期68-72,共5页林宣龙 
教育写作是教师实现存在价值的重要言说活动,可以成就“立言者”、充实“知识库”。教师开展教育写作需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鲜明的真理立场、强大的情智力量,在立意、选材、架构、行文上下功夫。
关键词:教育写作 教育写作价值 教育写作方法 
“身体语文”的学理依据和实践路向探析
《生活教育》2022年第28期115-119,共5页黄诗瑶 林宣龙 
“身体语文”,旨在摒弃现代教育中的身体贱视以及语文教学中无视身体作为心智本体的认知价值,它指的是以身体参与直观认知和直接实践的语文学习,其学理依据是:“身体”所在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之在,“身体”经验是语文意义的生成之源,“身...
关键词:语文教学 “身体语文” 身体主体 意义生成 
生活语文:基本品质及其教学实践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9年第12期15-16,共2页孙欢 林宣龙 
生活,直白地说,生活就是人们的衣食住行,人们生存于世所面对所经历的大大小小、实实在在的人、事、境、情的人生"况味"。将生活概念与语文活动整合,就能得到生活语文的界定:把语文教学——教与学的过程与学习者日常生活所能"达到"的各...
关键词:生成性 现场感 参与度 学习者 教学实践 文本理解 
语文课:让学生在“言说”中成就言语生命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9年第11期25-26,共2页方雅 林宣龙 
"言说",就是将心中之意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人而言,"言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行事"能力。从生命存在的高度看,言说能力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表征。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言说能力内隐着人对语言文字的体悟与理解能力,这意味...
关键词:内隐 体悟 
生活语文:基本品质及其教学实践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8年第7期23-25,共3页孙欢 林宣龙 
对于生活,语义学给它下的定义是:“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是体现人类所有日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
关键词:生活语文 教学实践 品质 人类生存 个人生活 日常活动 日常生活 职业生活 
“身行体悟”:言语经验生成的必由之路--浅论“亲历”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被引量:2
《江苏教育研究》2018年第6期65-68,共4页褚丽霞 林宣龙 
以参禅习艺之要义为借鉴,语文学习应注重"身行体悟",即让学生亲历生活、亲历言语实践。这正与建构主义理论及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课程实践性等理念相契合。从言语活动的心理机制层面看,"身行"是言语之本,"体悟"是言语之驱。从言语活动...
关键词:亲历 言语经验 小学语文教学 
“读悟—说悟”:完整性语文课堂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1期119-120,共2页杨敏芬 林宣龙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读悟—说悟’:理解表达相融共生的阅读教学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文号为“苏教规D/2016/02/131”
当下,应试取向的教育目的观对学科教学的影响依然未能缓解,从语文教学看,内容窄化、方式僵化、过程简化等现象十分严重。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发挥教学科研的作用,2016年开始,申报承担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读悟—说...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科研实践 教育目的 语言文字 一轮 完整性 课堂教学结构 行为方式 文本细读 
超越应试,让自由之心在文本中畅游——“享受式”阅读的乌托邦设想被引量:1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17年第11期17-19,共3页潘旭辉 林宣龙 
当下的语文教学以应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已深深渗入教师的潜意识,"享受式"阅读是对抗和改变这种现状的美好设想。教师可通过"享受式"阅读,不框定内容,不限定方式,不设定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有情感、有想象、有体验的阅...
关键词:“享受式”阅读 深度价值 学习主体 
让学生在“言说”中成就言语生命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7年第10期26-27,共2页方雅 林宣龙 
“言说”,就是将心下之意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人而言,“言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行事”能力。从生命存在的高度看,言说能力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表征。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言说能力内隐着人对语言文字的体悟与理解能...
关键词:生命存在 言语能力 言说 学生 理解能力 成就 语言文字 语文学习 
比较,让“领悟”直抵语言“内心”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7年第9期19-20,共2页宗文菊 林宣龙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知优劣;知优劣,方能取舍。这是比较法在认识事物、把握特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毫无疑问,比较法不仅在人类认识世界中有着重要作用,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无可比拟、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内心 语言 领悟 人类生产 认识世界 比较法 鉴别 比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