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作栩

作品数:68被引量:1118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等教育社会阶层大众化高校高等教育大众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教育学术月刊》《东南学术》《教育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规模扩张、城乡二元与高等教育机会变化——基于吉林省的实证调查被引量:4
《教育学术月刊》2017年第1期34-40,共7页杨倩 谢作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不同省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调查研究--以云南;内蒙古;吉林为例"(项目编号:14YJC880097)
对吉林省1982年至2010年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二元结构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发挥的再制作用并未因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而被有效打破。城镇子女大多获得了重点本科院校的入学机会,农村子女则更多进入了...
关键词:规模扩张 城乡二元 高等教育机会 差异 变化 
大学本科新生学业成就之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某“985工程”高校的考察被引量:1
《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22-22,共1页张劲英 谢作栩 
本科第一年是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大学生学术、社会生活双方面的适应时期。本科新生的学习与发展,既是高等教育管理者亟须关注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大学本科 “985工程” 学业成就 新生 大学生学习 高校 教育管理者 奠基阶段 
家庭背景、族群身份与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机会——基于云南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第5期100-105,共6页谢作栩 杨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调查研究"(10JJD880011)
基于对云南省13所高校5608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家庭背景与族群身份对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群体进入不同类型高校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背景与族群身份共同影响哈尼族、彝族、白族、傣族、纳西族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层次与质量,但...
关键词:高等教育机会 家庭背景 族群身份 少数民族 
不同类型高校教师信念比较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
《教育科学文摘》2012年第3期46-46,共1页吴薇 谢作栩 
教师信念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和教学改革成败,国际上对教师信念研究的重视正日益凸显。佩詹斯教授指出:教师信念是指教师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对知识、教学、学生学习以及师生关系等相关方面所持有的主体性认识和观点。
关键词:教师信念 福建省 高校 同类 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教学情境 师生关系 
不同类型高校教师信念比较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被引量: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17-124,共8页吴薇 谢作栩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不同类型高校教师信念比较研究"(DIA100307)
教师信念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对知识、教学、学生学习以及师生关系等相关方面所持的主体性认识和观点。通过对福建省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并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
关键词:高校 教师信念 研究型大学 教学型大学 高职院校 
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20年回顾及其评价被引量:3
《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第5期33-37,112,共5页顾鸿飞 谢作栩 
20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消亡了70余年的私立高等教育复苏。私立高等教育的复苏促使俄罗斯高等教育完成了从全面的国家垄断向市场机制转轨的过程,推动了一个开放、民主、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形成,为解决教育问题和稳定社会秩序做出...
关键词:私立高等教育 教育政策 规模与结构 评价 
家庭背景、族群身份与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获得被引量:22
《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50-58,共9页谭敏 谢作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880011)
基于对全国175所高校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家庭背景与族群身份对我国少数民族群体进入不同类型高校机会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获得受社会分层与族群分层结构的双重制约。从家庭背景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家庭背景愈佳...
关键词:高等教育获得 族群身份 少数民族 家庭背景 
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类型与取向之比较——基于厦门大学与莱顿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被引量:3
《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91-97,共7页吴薇 谢作栩 尼克.费卢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880130)
由于教师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的差异,其信念在"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间的取向也有所不同。对厦门大学和莱顿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心"取向的多元信念系统是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的特点。在中荷研究型...
关键词:中国 荷兰 研究型大学 教师信念 
我国博士生教育生师比的调查分析——基于一所研究型大学的调查
《教育与考试》2011年第4期49-53,共5页杨倩 谢作栩 
近十年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很快,博士生教育质量受到质疑,焦点之一是生师比过大。从"自然"、"实然"、"应然"生师比三个概念出发,通过某所研究型大学的调查,发现人文类、社科类、理科类、工科类博士生教育的自然生师比虽然不高,但实际生...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 生师比 博士生教育质量 
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2
《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108-108,共1页徐平 谢作栩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一个拥有众多构成要素并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
关键词:培养模式 博士生 研究型大学 论文指导 博士学位 思想指导 实践过程 培养目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