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剑琴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工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思想陶行知时代意蕴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文化创新比较研究》《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课程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自信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助力高校文化建设被引量: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2期144-148,共5页孟剑琴 
2023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院课题“基于革命文化视角下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项目编号:GH-230322)结题成果之一;山西工商学院校级重点建设“新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科研团队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位高远、主题鲜明,深刻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其中,“文化”作为一个高频词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在奋进的新征程中,要以新气...
关键词:文化自信 中国故事 助力 高校 文化建设 新气象 
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被引量:1
《三晋基层治理》2023年第6期88-92,共5页孟剑琴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SSKLZDKT2023167)。
在新时代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要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追溯家庭家教家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生成逻辑,挖掘和阐释家庭家教家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形成的依据,多元角度剖析...
关键词:家庭 家教 家风 基层社会治理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山西省某高校为例被引量:2
《传播与版权》2023年第15期107-110,共4页孟剑琴 
山西工商学院校级重点建设科研团队成果,2022年度校级指令性课题“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207)研究成果之一。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对山西省某高校的实证研究表明: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存在学生信息获取凸显多元化,教育内容疏离现实,教育载体形式和教育话语体系较单一的问题。在新时代,高...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证研究 
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研究被引量:3
《大学(思政教研)》2022年第10期109-112,共4页李琴 孟剑琴 
2020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研究”(课题编号:2020YJ220)研究成果之一;“山西工商学院重点建设科研团队建设计划”支持项目
山西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底蕴深厚,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和德育功能。挖掘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价值,将其与思政课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采取分层施教、差异化等...
关键词:山西红色文化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融入路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与实践理路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2年第9期19-22,共4页孟剑琴 徐晓璐 
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院2021年度“十四五”规划课题“新时代劳动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GH-21117)的阶段性成果;山西工商学院校级科研团队项目成果之一。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耕读文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共产党劳动观与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需要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生成的基础。时代发展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目标意蕴、形势意蕴与场域...
关键词:新时代 劳动教育 生成逻辑 实践理路 
新时代青年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年第34期I0011-I0011,共1页孟剑琴 
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院2021年度“十四五”规划课题“新时代劳动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H-21117。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劳动、劳动者”为核心,多次发表重要讲话,...
关键词:当代青年学生 人类社会生存 劳动观教育 理论体系构建 地位与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内涵及时代意蕴被引量:4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10-13,共4页孟剑琴 白淑珍 
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院2021年度“十四五”规划课题“新时代劳动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研究”(GH-21117)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校级重点建设科研团队成果之一。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长久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认知与实践的双重困境。近代中国教育史上陶行知先生在依据当时中国国情并吸收中西方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关键词:新时代 大中小学 劳动教育 陶行知 
“SPOC+思修”模式在应用型高校思政课中的构建被引量:1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72-75,共4页孟剑琴 
2016年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院"十三五"规划项目"MOOC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的探索"(GH-16167)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SPOC"(一种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模式具有慕课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它可以从"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两大块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构建,线...
关键词:“SPOC+思修”模式 应用型高校 思政理论课 立德树人 在线课程 
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建与“两课”教学融合机制的培育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年第5期49-51,共3页孟剑琴 崔翠利 陈亮 
山西省教科院"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GH15079)
积极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是我国高校组织发展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民办高校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学校和学生两个角度引出民办高校党建与"两课"教学融合的意义,并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性质和...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党建 “两课”教学 融合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情理交融的运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82-84,89,共4页孟剑琴 
山西省思政课题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向教学体系的转化(J201201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日益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每天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信息和思潮冲击着人们的头脑,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趋势。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纽带把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呢?思政理论课...
关键词:思政教学 情理交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