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蕾

作品数:12被引量:7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主题:科学教育参与式教师培训教师培训参与式教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教师教育研究》《世界教育信息》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GAI赋能教育变革:哲学审视、国际比较与未来进路
《中国电化教育》2025年第3期51-60,共10页王晶莹 杜蕾 张登博 
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咨询评议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科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11910118);北京师范大学博一学科交叉基金项目“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验教学工具设计与课程开发”(项目编号:BNUXKJC2303)研究成果。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具有革命性价值。该研究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四维范式剖析其哲学意蕴。在此基础上,基于内容分析法对274篇国外和250篇国内研究进行考察比较,发现我国研究重点放在思辨分析与模型框架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 人与技术协同主体 国际比较 未来进路 
新技术支持的科学教育循证研究:缘起、挑战和发展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5年第2期70-78,共9页王晶莹 杨琬祺 郭建军 杜蕾 
中国科学院学部2024年度咨询评议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科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11910118)。
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持续突破的浪潮中,科学教育的内涵正经历深刻转型,重心从单纯追求学业成就转向全面培育科学素养。与此同时,科研方法亦在经历从经验主义向循证研究的革新飞跃。新技术为公民科学素养规模化培养...
关键词: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循证研究 新技术 人工智能 教育公平 
跨学科科学教育:动因、理论与实践
《中国科技教育》2025年第1期8-12,共5页马玉娟 王晓燕 杜蕾 
北京市教育规划课题单位资助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大数据技术赋能新任教师发展的校本研修体系研究”(CBFB24105)成果。
跨学科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兴范式,旨在打破传统学科壁垒,通过不同学科间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发展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综合性能力。本文旨在探讨跨学科科学教育发展动因、理论内涵与实践类型,以...
关键词:综合性能力 理论与实践 改革与创新 跨学科 实践指导 内涵与实践 科学教育发展 学科壁垒 
跨学科课程开发的理念导向、逻辑框架和实践向度:来自IB课程的启示
《外国教育研究》2024年第12期16-29,共14页王晶莹 杜蕾 干沈成 盖立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年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BHA210153)。
国际文凭组织的跨学科IB课程将学生个体特质作为课程开发基石,通过学科特性的独立与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本质理解,设计递进与拓展的主题探究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发展。IB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围绕概念驱动的跨学科主题构建课程情境...
关键词:跨学科课程开发 IB课程 理念导向 逻辑框架 
美国科学实践活动的内涵、类型与实施路径
《世界教育信息》2024年第11期73-80,共8页干沈成 杜蕾 谢小林 杨晓艺 王晶莹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科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编号:KXYJS2024013)。
科学实践是对科学探究的继承与发展,是在工程、技术等多学科指导下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过程。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与核心概念》及其衍生的《下一代科学标准》中描绘了多项科学与工程实践活动,具体包括提出问题...
关键词:科学实践 科学教育 工程实践 
初中生科学推理能力在物理学科的表现与影响
《全球教育展望》2024年第7期135-146,共12页王晶莹 陈雨晴 杜蕾 江润杰 刘文科 高守宝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四五”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经验的国际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2JJD880007)的研究成果。
科学推理作为科学思维的核心内容,是学生高阶思维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综述科学推理能力的测评工具与影响因素,构建学习品质、科学认同、学习行为、资源支持、家校氛围、教师教学对科学推理能力的影响路径模型。以科学推理的八个关...
关键词:初中生 科学推理能力 物理学科 能力表现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学生科学素养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2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6期92-101,共10页王晶莹 杜蕾 荣振山 田雪葳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学习环境对中学生全球素养的影响机制与循证决策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关联规则挖掘”(编号:72074031)。
科学素养的影响机制对教育策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及社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然而,传统的经典教育统计学方法难以全面揭示这一复杂过程。为突破这一局限,采用先进的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对包含53个国家共计113,314...
关键词: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PISA2015 模糊神经网络 影响机制 
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关键技能、应用工具与实现路径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8-13,共6页田雪葳 王明明 杜蕾 尹子娟 姜春明 王晶莹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2022年度优先关注课题“大数据教育评价研究”(课题编号:CDEA22008)。
科学推理能力历来是理科教育高阶思维培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尤为强调其重要性,关注证据生成和证据评估。阐述了科学推理能力的研究背景,考察其关键技能,剖析其测评工具,旨在为科学推理能力培养提供启示。
关键词:高阶思维 科学推理能力 测评工具 
群体知识图谱建构对教师在线学习与交互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电化教育研究》2021年第2期55-62,共8页马宁 杜蕾 张燕玲 崔志军 郭佳惠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线异步交互的时间—情感—认知分析模型及自动反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62077007)。
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在线教师培训因其方便、灵活等特点,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教师培训也存在知识碎片化、知识结构混乱及缺乏有效交互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提出群体知识图谱建构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在线培训 知识图谱 群体知识图谱建构 学习交互 学习分析 
参与式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研究被引量:24
《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51-54,共4页曾琦 杜蕾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参与式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
参与式教师培训是当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教师培训模式,自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也运用该模式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本研究对2所小学54名教师进行了以“合作学习”为主题的参与式教师培训并评价了培训效果,结果表...
关键词:参与式 教师培训 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