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意象转换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化境说”视角下习语翻译中的意象转化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年第3期354-354,共1页郑菁 
本文主要对"化境说"在习语翻译中的意象转化的应用探讨。习语翻译中经常会出现文化意象的错位,丢失与使用不恰当等问题。本文从"诱","讹","化"三个层次对习语翻译进行解析。
关键词:化境说 习语翻译 意象转换 
意象图式理论看小说《围城》中的幽默翻译被引量: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10期86-87,共2页李庆杰 姜海燕 关晶晶 陈国新 刘洋 冯晓蕾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2512400)
本文首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指出此理论可运用于翻译研究,然后说明幽默翻译的难度,最后通过意象传递、意象转换意象再造三种翻译方法来探讨小说《围城》英译本中的幽默翻译。
关键词:意象图式 幽默 意象传递 意象转换 意象再造 
英语无灵主语的意象翻译被引量:5
《外文研究》2014年第4期24-29,105,共7页王雪莹 
天津外国语大学"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认知理论下语言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11YB02)的阶段性成果
无灵主语是一种非典型主语,广泛应用于英语语言中。语言主语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与认知差异。在翻译无灵主语句的过程中,其意象研究与人的心智意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在回顾无灵主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以心智哲...
关键词:无灵主语 心智意识活动 意象转换 翻译 
陶谢形象比较论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310-315,共6页姚素华 
陶渊明、谢灵运均是晋宋时期的重要诗人,学界对陶渊明形象的研究较为多见,而有关谢灵运的形象分析却几乎无人涉及。事实上,由陶谢诗文引发出的诗人形象可以从其对异时异境中自我行貌的勾勒中还原其外在轮廓。同时,陶谢行貌的差异又受到...
关键词:陶渊明 谢灵运 心理形象 意象转换 
汉诗英译中的意象转换比较被引量:5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80-84,共5页丛滋杭 
汉诗英译中的意象转换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如何正确处理翻译中原作的形式与内容.笔者以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理论为依据,从舍形曲意,意象尽失;求形曲意,意象缺损;求形存意,意象完整等三方面分别对翁显良、许渊冲、丁衡祁等名家的汉诗...
关键词:汉诗 翻译 意象转换 译文比较 
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分析
《汉字文化》2023年第18期158-160,共3页熊娟 
汉英翻译实则是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要想保证汉英翻译的准确性、合理性,就要重视隐喻翻译,尤其是喻体意象转换,当映射意象一致、喻体共知一致时,能够实现喻体意象的合理转换,并提高汉英翻译的成功率。本文首先介绍隐喻内涵及特征;接下来...
关键词:汉英 隐喻翻译 喻体 意象转换 
先例现象与诗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
《中国俄语教学》2011年第4期76-79,共4页童丹 王利众 
从语言文化学先例理论视角来看,中国古诗词的意象中饱含极为丰富的先例现象。诗词翻译中常常出现文化意象的失落,造成这种失落的原因是译者对意象深层蕴含的先例现象存在不解或误读。对先例现象的正确解读及处理是传递诗情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诗词 翻译 先例现象 意象转换 
试析当代写实水墨人物画的艺术真实
《美术》2021年第9期146-147,共2页杨建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媒介的丰富使用及审美的多元表达,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维度也在不断拓展。写实水墨人物画作为20世纪以来传承与融合、革新与创造的产物,其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主要体现在对形神关系和具象与意象...
关键词:艺术真实 革新与创造 写实水墨人物画 材料媒介 形神关系 本体语言 具象 意象转换 
浅谈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意象转换被引量:2
《社科纵横》2007年第7期161-162,112,共3页高明阳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最活跃的元素和基本的单位,是诗人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形态,也是赏析和翻译诗歌的关键因素。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诗歌的"不可译性"。英汉诗歌翻译的最大障碍在于形象、生动、准确地把...
关键词:诗歌 意象 翻译 意象转换 意象解读 
莫言获“诺”奖与当代传媒文化创新
《艺术百家》2013年第2期1-10,共10页廖奔 
电影《红高梁》的世界性影响力和它对莫言的助力,促成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的兴盛,使一批作家乐于与影视剧合作。文学从单纯文本形式的传播,跨越到现代传媒时代的结果,是为创新的艺术样式服务的社会需求剧增。这...
关键词:当代中国 影视艺术 影像传播 意象转换 改编语汇 文体跨越 传媒文化 文化 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