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教学设计模式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逆向教学设计——以高中“篮球传切配合”为例被引量:3
《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第8期37-38,共2页苏银伟 
逆向教学设计是在反思传统教学设计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模式。逆向设计是基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思维视角,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叫逆向教学设计始终关注学生真正的“理解”,目的是将已...
关键词:教学设计模式 逆向思考 篮球 高中 素养 学科 理解能力 学习结果 
复杂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思考被引量:2
《中国电子教育》2010年第4期72-74,共3页余彪 
教学设计过程本质上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用从复杂教学系统中抽象出来的简化的、线性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指导学生真实复杂的学习过程,显然存在诸多弊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坦尼森教授在认识到了现有教学设计理论中的还原论、线性思...
关键词:教学设计过程 还原论 明尼苏达大学 线性思维 互动关系 学习过程 认知系统 坦尼 教学设计模式 设计 
教学自传研究:关注教师个体经验与感受
《上海教育》2016年第28期72-73,共2页许峰 熊和平 
纵观20世纪西方的教育研究史,其中占主流的是以博比特一泰勒的技术主义为主导的课程开发模式和以桑代克一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为主导的教学设计模式。这种局面到了20世纪70年代稍有改变,教育研究走出了仅作为教育心理学之应用学科的狭隘视...
关键词:教学设计模式 个体经验 20世纪70年代 教育心理学 感受 教师 自传 课程开发模式 
促进高阶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模式被引量:5
《文教资料》2011年第28期120-121,共2页王贞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是信息化教育的核心。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技术对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和促进学生高阶能力发展的几种教学设计模式,为发展学习者的高阶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阶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模式 
继续教育的学习模式与最佳教学设计
《石油教育》1996年第5期39-40,共2页夏月泉 
关键词:学习模式 继续教育工作者 学员参与 教学设计模式 以经验为基础 过程模式 学习资源 组织行为 学习目标 内容模式 
中学英语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年第3期149-149,共1页姚彧 
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的系统过程与程序的活动,以便促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3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53-55,共3页李景娜 王遥 
山东理工大学教学研究立项(编号:107035)
建构主义对于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通过分析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提出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高其阅读理解水平,从...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设计模式 英语阅读 
网文撷英
《中国科技教育》2020年第10期64-65,共2页
逆向设计是一种先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再明确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以发现证据的教学设计模式。逆向设计的关键和精髓是建立知识间联系,并将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并融入情感、认知、...
关键词:逆向设计 核心素养培养 预期结果 知识迁移 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活动 融入情感 新的环境 
基于课程结构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式探索被引量:5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17-23,共7页吴智泉 齐再前 
2019年北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以致用通专融合——新工科课程思政一体化研究与实践”(E-ZYJG20200206)。
课程结构的价值特性表现在科学性、主体性、时代性和多维性。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不是新加的教育形态和教育任务,而是课程本身育人功能的回归。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的主体,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提升育人效果。根据教学...
关键词:课程结构 课程思政 教学 教学设计模式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被引量:47
《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81-88,共8页曾祥翊 
教学设计是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关键,而面向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理论的系统研究还比较薄弱。本研究试图突破现有教学设计理论的局限,构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促进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效设计教学设计...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活动 活动理论 教学设计原则 教学设计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