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符号感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浅谈数学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符号的培养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9期192-193,共2页卢剑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科素养已经逐渐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数学符号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运算速度和计算的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符号 培养 
发展符号 培养代数思维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0年第9期40-40,共1页仓定志 
为发展学生的符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经历从“具体事物的认识——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学会数学表示”这一个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
关键词:符号 代数思维 培养 数学教学 符号表示 符号 个性化 学生 
到生活中找问题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2007年第Z2期40-41,共2页陆伟杰 
目前的考试题目正悄悄地发生变化。从内容上看,不仅关注同学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重视对数符号、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核心内容的考查。从形式上看,增加了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关键词:应用意识 核心内容 生活中 统计观念 推理能力 空间观念 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 符号 实践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被引量:7
《科学咨询》2018年第11期29-29,共1页周妮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能提高其运算能力,与此同时,也使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更好地落实。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重点探究,希望为小...
关键词:小学数学 符号 培养 重视 
符号创新成为概念教学的“家常菜”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5年第12期6-8,共3页许华庚 王吉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符号”指出: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关键词:符号 概念教学 家常菜 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 变化规律 数量关系 义务教育 
论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6年第7期77-77,共1页费书群 
符号是数学中的重要语言,是人们思考、计算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数学,教师既要让学生理解符号的含义,学会利用符号思考,也要求学生能够将符号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关键词:符号 小学数学 培养 
把握数学基本理念,渗透五种基本意识
《文理导航》2011年第20期14-14,共1页吉现斌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新理念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符号、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应用意识 主动参与 空间观念 推理能力 统计观念 学生 符号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的培养
《内蒙古教育(B)》2015年第4期67-67,共1页杜素青 
符号表示数的思想,深刻地反映出了不同事物具有共性和普遍性,从而把学生的认识和推理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培养学生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最终形成理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与代数 符号 
新课程标准名词解释(三)
《初中生数学学习(初一版)》2004年第3期43-43,共1页秋丰 
关键词:课程标准 名词解释 符号 数量关系 全日制 义务教育 数学 
转变教育观念 正确理解新数学课程标准被引量:4
《数学教育学报》2003年第3期95-99,共5页钟志华 孙名符 刘凯峰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数学教育的评价方式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提出了数符号和空间观念及统计与概率观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数学教师转变观念,摒弃过去片面追求确定性的误区.
关键词:教育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评价  符号 空间观念 统计 概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