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学

作品数:19315785被引量:7416720H指数:39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力丹喻国明朱永新唐惠忠邱均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高校大学生课堂教学小学生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师范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高教学刊》2025年第S2期65-69,共5页缪绿青 沈渊博 王佳丽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健康中国视域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研究”(2021SJA1598);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校师范生教师核心素养评价与培养——基于行为与神经科学的研究”(C-b/2020/01/17);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后疫情时代山东省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状况及提升策略”(2022-ZXJK-11)。
该研究为了解高等学校师范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提升其心理健康素养提供实证依据。研究采用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对495名高等学校师范生进行调查,年龄为19.57岁±1.52岁。结果显示,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整体具备率较低;师范生...
关键词:高等教育 师范生 心理健康素养 具备率 影响因素 
校园欺凌受害与青少年恶意创造力的关系:愤怒反刍的中介作用和社会善念的调节作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3期353-361,共9页杨薇静 田鑫 胡东 郭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3BSH143)。
探讨校园欺凌受害与青少年恶意创造力的关系,并考察愤怒反刍和社会善念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1 019名中学生,使用特拉华欺凌受害量表(学生卷)、愤怒反刍思维量表、社会善念自陈量表和恶意创造行为量表进行测查.研究发现...
关键词:校园欺凌受害 恶意创造力 愤怒反刍 社会善念 青少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重要论述的思维方法探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3期6-10,20,共6页赵华美 
2022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科研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爱国价值观教育引导研究”(2022AH050133);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网络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903/76228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重要论述,是新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灵活运用。其所蕴含的立足时代课题、注重谋篇布局的战略思维,继承优良传统、深植历史底蕴...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 思维方法 科学真理 文化自信 
古典德性论与孔子教育哲学
《管子学刊》2025年第2期117-128,共12页李长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22&ZD036)。
孔子的教育哲学及其教育实践是讨论古典教育的最佳范本。孔子教育哲学以强调“忠信”等自然美德为基础,以守护这些自然美德为旨归。在其教育实践中,关于“好学”的评论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能唤起人对万物的好奇和敏感,又能提示人自我表...
关键词:孔子 古典教育 忠信 好学 好古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实践路径探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154-160,共7页周普元 周煜宸 
新疆师范大学2024年度人文社科类“揭榜挂帅”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BZJ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24ZJFLY27);国家民委铸牢专项课题(2023-GMG-050);国家宗教事务局招标科研项目(2024WSL002)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的重要载体。文本认为,聚焦新时代高校育人的社会目标和核心价值理念,以学科建设为引领...
关键词:新时代 高等教育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 实践路径 
为何从“研”:理工类本科生科研参与动机动态变化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5年第4期29-36,共8页宋颖颖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拔尖本科生专业学习规律及培优策略研究”(编号:72374072)。
动机是激发并维持学生科研行为的内在心理力量。采用扎根理论,以一所“985”高校的11名理工类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科研参与动机的变化类型、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理工类本科生科研参与动机动态变化共有“失志不渝型”...
关键词:理工类 本科生科研 科研参与动机 扎根理论 
高职生家长为子女寻求心理专业治疗的阻碍及干预路径分析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33-138,共6页钱伟钧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医校共建视域下高职心理育人的创新实践研究”(2021SJB0790);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医药服务型人才‘1+2+4+4’培养模式实践研究”(2023SJYB1626)。
家长作为监护人是高职生接受心理专业治疗的决策者,决策过程包含问题的辨识、求助决定、服务的选择与使用三个阶段。家长的社会经济条件、子女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接受心理治疗的污名感和对心理专业服务的理解与感受影响家长为子女寻...
关键词:高职生 心理专业治疗 家长阻碍 干预路径 
成长有迹可循:有为,才能有“位”、有“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5年第10期78-80,共3页张玉群 
一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入职之初,面对职业生涯中的重重挑战:没有办公桌,上公开课无人听,心理课常被挤占等,感到很迷茫。因为校长一句“有为,才能有位”的指引,心理教师边思考、边实践,通过积极申报校本课程、担任班主任、提升教...
关键词:专业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师 
“趣味”与“原动力”——论朱光潜对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吸收与深化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金子涵 
梁启超以“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为逻辑起点,树立了他“趣味主义”的人生观,并在此之上发展出相应的美育思想。他的人生观与美育思想影响了青年朱光潜,以至于朱光潜最早的一批作品中有着较明显的对梁启超“照着说”的痕迹。不过,系统接...
关键词:“趣味” “原动力” 梁启超 朱光潜 美育 
学业自传体记忆矫正在青少年学习适应不良干预中的应用
《保定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96-102,共7页宫火良 张梦 孙文卓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学业自传体记忆对青少年学习适应的影响及干预研究”(2021BJY004)。
为探讨记忆偏向矫正技术对学习适应不良青少年学业自传体记忆的干预效果,选取60名学习适应不良的初中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名。干预组接受记忆偏向矫正技术干预,对照组未接受任何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学生的学...
关键词:学习适应 自传体记忆 记忆偏向矫正 青少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