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612)

作品数:25被引量:26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钟海雁周波王进英龙奇志曹清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食品与机械》《中国油脂》《中国食品学报》《分子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茶油多酚油茶油茶籽油茶籽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稳定煎炸油的天然抗氧化剂及应用效果研究进展被引量:6
《中国油脂》2017年第3期82-87,共6页王进英 钟海雁 孙亚娟 周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612);湖南省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CX2015B283)
综述了可用于提高煎炸油稳定性的内源性天然抗氧化剂,来自具有独特内源性抗氧化剂植物油,农业加工副产物、香料和药草、水果和浆果的外源性天然抗氧化剂和主体自生的天然抗氧化剂及其这些天然抗氧化剂在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和葵花籽...
关键词:煎炸油 天然抗氧化剂 酚类提取物 
油茶籽油甘三酯组成的NARP-HPLC-EISD分析及其在高温处理过程中的降解研究被引量:4
《中国粮油学报》2017年第3期54-60,共7页王进英 钟海雁 冯纳 周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612);湖南省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CX2015B283)
油茶籽油甘三酯在优化条件下得到良好分离,在14种甘三酯中含量水平前三的分别为OOO+SLO(74.21%)、OOP(10.64%)和OOL+SLL(5.19%)。方差分析表明来自不同产地的油茶籽油甘三酯分布情况存在差异。油茶籽油在深层煎炸过程(180℃)中甘三酯的...
关键词:油茶籽油 甘三酯 无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高温处理 
油脂酸败仪操作参数对油茶籽油OSI测定及其货架期预测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粮油学报》2016年第3期124-128,共5页王进英 钟海雁 梁永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612);201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CX2014A05)
研究了油脂氧化酸败测定仪的操作参数温度、空气流速、样品量对油茶籽油化稳定指数(Oxidative Stability Index),温度系数,Q10的测定及货架期预测的影响。为了这个目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完全二次模型并且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空...
关键词:油茶籽油 油脂氧化酸败测定仪 氧化稳定指数 货架期预测 
不同物种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其在Sn-2位上的分布被引量:14
《食品与机械》2016年第3期20-23,共4页冯纳 钟海雁 周波 钟瑾璟 马力 余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070612);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14C201-2)
试验以十五烷酸为内标,定量分析9种不同物种茶油的脂肪酸组成;用胰脂肪酶专一性地水解茶油甘油三酯中Sn-1和Sn-3位上的脂肪酸,并经薄层层析分离出Sn-2位甘一酯,采用气相色谱仪对Sn-2位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9个不同物种茶油主...
关键词:茶油 脂肪酸 Sn-2位脂肪酸 气相色谱 
油脂在深度煎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主要产物被引量:17
《中国油脂》2015年第11期37-43,共7页王进英 钟海雁 周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6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CX2014A05)
在180℃或更高温度下的深度煎炸是加工食物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油脂在深度煎炸过程中会发生氧化、水解、异构化及聚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油脂的主体成分三酰甘油酯经历这些反应后产生的主要产物为挥发性组分、水解产物、氧化三酰甘...
关键词:深度煎炸 三酰甘油酯 化学变化 反应产物 形成机制 
油茶多酚的提取及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9
《经济林研究》2015年第2期158-162,共5页谢凤 钟海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抗氧活性油茶生物酚组分的结构表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31070612)
油茶多酚是油茶中最重要且分布最广泛的次生代谢物质之一,不仅对油茶的品质、色泽、风味和抗逆性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具有天然的抗氧化活性、抑菌、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凝血、抗血栓、降血糖及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作用等功能。为了进一...
关键词:油茶 多酚 研究进展 综述 
营养风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研究被引量:12
《食品与机械》2015年第2期232-237,共6页陈志香 周波 梁永铭 钟海雁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编号:2013-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070612)
为了考察焙烤对压榨茶籽毛油品质的影响,对茶籽进行不同焙烤温度及时间的预处理,然后进行螺旋压榨,测定其出油率,以及茶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香气成分等。结果发现:当焙烤烤温度达到155℃,时间15 min时,压榨茶籽毛油的理化指标和挥发...
关键词:油茶籽油 焙烤 压榨 挥发性风味 
RP-HPLC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茶油中的7种酚类物质被引量:8
《中国粮油学报》2014年第9期107-111,共5页王进英 钟海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612)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茶油中7种酚类物质的含量。以丁香酸为内标物,C18反相柱(4.6 mm×250 mm,5μm)为分析柱,甲醇-水(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7种酚类物质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具有良...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标法 茶油 酚类物质 
乳化剂用量对(+)-儿茶素在茶油乳化体系中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2014年第7期58-62,共5页朱勇 龙奇志 曹清明 周波 钟海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612)
基于SPME-GC建立了茶油次级氧化产物中正已醛、2-反-己烯醛、辛醛、壬醛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指示物的加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C.V)为指标选用壬醛作为茶油的次级氧化产物指示物,结合初级氧化产物(氢过氧化物)探讨了(+)-儿荼素在茶油乳化体...
关键词:(+)-儿茶素 乳化剂 茶油 乳化体系 抗氧活性 
采用Rancimat法评价茶油多酚对茶油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1
《食品与机械》2014年第6期54-58,共5页梁永铭 周波 王进英 钟海雁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编号:2013-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070612);粮油深加工与品质控制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编号:湘教通〔2013〕44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编号:CX2014A05)
采用Rancimat比较不同添加状态下茶油多酚标品没食子酸、槲皮素、儿茶素以及油茶副产物叶子、种子、茶油提取物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在茶油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单一和复配抗氧化剂,分别测定其诱导时间并考察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
关键词:多酚 油茶 提取物 添加方式 诱导时间 茶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