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MA130110)

作品数:12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蒋开君霍静陈爱民施小龙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教育科学》《重庆高教研究》《高教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更多>>
相关主题:教师教育教师现象学教育学现象学幼儿教师培训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海省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影响因素及预测被引量:6
《重庆高教研究》2019年第6期58-69,共12页李翌 蒋开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青海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BMA130110)
2005—2017年青海省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渐扩大,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找到差距存在的原因并在2020—2030年缩小此差距,对青海省2005—2017年教育统计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寻青海省人均GDP、本科毕业生数、专任教师(副高...
关键词:青海省 西部高等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规模 
初任教师教学能力问题检视与思考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63-67,共5页李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青海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BMA130110).
初任教师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论是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还是在实践经验的积累上,教师任教初期都会遇到很多阻力,这也给初任教师带来众多挑战。提升初任教师教学能力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探寻影响初任教师教学能...
关键词:初任教师 教学能力 思考 
论人的“灵魂转向”及对本真教育的追求
《现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7期28-32,共5页李翌 蒋开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青海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项目编号:BMA130110)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的体制、观念、目标等看似渐趋完善,但当回归教育的本真时,难免再度让人内心沉重。教育的目的不单纯是社会功利性或生存性的,而是要朝向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与觉醒。非本真教育只会遮蔽人灵魂的双眼,阻碍人的思考,并限制...
关键词:灵魂的转向 非本真教育 本真教育 
教师教育中的“不可教性”——在“可教”与“不可教”之间张力中的教师养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160-164,共5页蒋开君 李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青海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BMA130110)
教师教育有其“不可教性”。优秀教师不可能是“教”出来的,而只能在“可教”与“不可教”之间的张力中慢慢养成的。教师教育主要在关注“可教”的内容,而对“不可教”能力的培养则缺乏思考与可能的实践。本研究在“可教”与“不可教”...
关键词:教师养成 可教 不可教 张力 人性的培育 软实力 
教师继续教育人文方法论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55-159,共5页蒋开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青海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BMA130110)
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关键在于方法论的变革,从自然科学技术意义上的方法论转向旨在培养教师人文素质的人文科学方法论。明确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方法意义上的现象学以"回到事情本身"的哲学态度为人文方法论提供了强有力的...
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 现象学 现象学教育学 人文方法论 
西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策略与路径思考——以青海省为例被引量:8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20-123,141,共5页霍静 陈爱民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BMA130110)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使得城乡二元结构出现,导致教育的城乡差异较大,西部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完善,师资水平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学前发展。在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社会背景下,需要依据成人学习特质设计培训...
关键词:西部农村 幼儿教师 培训策略 
西部农牧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思考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77-81,共5页霍静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青海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课题编号BMA130110阶段性成果
受地域差异与经济水平的影响,西部农牧区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师资队伍匮乏、教学内容与形式偏向小学化倾向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针对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需要相关部门认清学前教育的价值及规律,有效整合凝聚社会资源...
关键词:西部农牧区 学前教育 教学质量 
教师教育中的“情”与“德”被引量:7
《现代大学教育》2015年第4期69-73,共5页蒋开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青海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项目编号:BMA130110
由德国哲学家舍勒的情感现象学中的名言"爱乃是认识的基础"引出本篇论文的主题"师情乃师德之源"。奥古斯丁和帕斯卡尔关于爱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师爱在教育中的优先性。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常常被知识的传授所忽略。区分"技"...
关键词:情感现象学 师爱 师德 师艺 爱之期待 
教师教育理论建构中的教师机智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56-160,共5页蒋开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青海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BMA130110)
教师教育理论建构中的教师机智讨论批判了教育中"理论指导实践"的机械模式,还原教师实践的真实。教师教育改革与理论建构要凸显教师机智的重要意义,而不仅仅是死的理论学习。通过讨论教师机智与音乐的关系,来表达机智的感性、情感、审...
关键词:教师机智 教师教育 乐感 情调 理论建构 
教师教育理论中的身体知识与实践认识论被引量:3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3期34-37,共4页蒋开君 施小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青海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BMA130110)的研究成果之一
教师教育理论中的教师感受之知强调了身体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纯形式的知识必须与身体的体验相结合才能使教师更好地行动。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只有在实践知识的推动下才可能成为师生间富有意义的智力活动。在实践认识论中,教师...
关键词:教师教育 感受之知 身体知识 实践认识论 教师智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