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173)

作品数:15被引量:14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家华邵宛芳倪婷婷关文玉秦廷发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更多>>
相关主题:普洱茶生化成分普洱生茶黄酮醇茶多酚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普洱熟茶不同溶剂萃取层中儿茶素及黄酮醇类化合物差异的研究被引量:1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年第6期1718-1725,共8页刘娜 徐亚文 韩利艳 黄燕兰 王雪蕾 罗美玲 李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73);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9)。
目的 探索普洱熟茶在不同溶剂(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中儿茶素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的差异,构建一种有效提取普洱熟茶中儿茶素及黄酮醇类物质的方法。方法 以普洱熟茶(2008年生产)的水提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溶...
关键词:普洱熟茶 有机溶剂 儿茶素 黄酮醇 
不同贮存年份普洱生茶中3种主要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被引量:9
《西南农业学报》2021年第9期1853-1857,共5页张纪伟 沈雪梅 赵一帆 王玮 张钎 周艺凡 李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73)。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贮存年份普洱生茶中3种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变化与普洱生茶年份鉴定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贮存年份(2006—2015年)的普洱生茶为研究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
关键词:普洱生茶 贮存年份 黄酮醇 聚类分析 
不同产地和贮存年份普洱生茶香气和呈味物质变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8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年第9期11-18,共8页张纪伟 沈雪梅 张钎 周艺凡 李光秀 李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73);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9)。
为了解不同产地和贮存年份普洱生茶的香气物质和呈味物质的变化情况,以产自西双版纳、临沧和德宏3个茶区的2009、2011、2013、2015和2017年的普洱生茶为试验材料开展年份和产地鉴别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香气物质对普洱生茶产地和贮存...
关键词:普洱生茶 产地 贮存 香气 滋味 
不同年份普洱生茶体外抗氧化活性与生化成分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3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年第5期32-37,共6页杨雪梅 赵建锐 刘莹亮 李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173);国家茶叶产业体系专项(CRAS-19)。
该研究探讨不同年份普洱生茶体外抗氧化活性与生化成分的相关性,研究其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和生化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普洱生茶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表现出显著的效果,且量效...
关键词:普洱生茶 水提物 生化成分 抗氧化活性 相关性分析 
电子鼻技术及其在茶叶香气检测中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14
《中国茶叶》2020年第6期5-9,共5页杨雪梅 赵建锐 王智慧 武珊珊 李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7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RAS-19)。
针对电子鼻技术及其在茶叶香气判别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综述了电子鼻的结构组成及应用于茶叶香气组分检测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电子鼻判别茶叶香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子鼻技术 茶叶 香气类型判别 
普洱熟茶中黄酮醇类物质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分离纯化被引量:2
《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第21期60-63,共4页关文玉 李燕丽 李艳芳 李加伟 史寅骅 李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73)
本文以云南普洱熟茶为实验材料,以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为洗脱液,利用MCI GEL CHP 20P(75~150μm)树脂色谱柱和SephadexTMLH-20葡聚糖凝胶色谱柱,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普洱熟茶中主要黄酮醇类物质进行了分离和定性。结果表...
关键词:普洱熟茶 黄酮醇类化合物 树脂柱色谱 葡聚糖凝胶 HPLC 
外源添加乳酸菌发酵对云南普洱茶特征成分的影响被引量:4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6期867-872,共6页王子浩 秦廷发 张可 余冬 阎意辉 邵宛芳 李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7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CARS-23)
微生物参与的渥堆发酵是云南普洱茶特殊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本文以云南省勐海县勐宋乡秋季晒青毛茶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外源添加乳酸菌对云南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类物质、茶色素等茶叶特征性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结束时,乳...
关键词:普洱茶 乳酸菌 发酵 茶多酚 茶色素 
普洱熟茶发酵过程多酚、咖啡碱以及茶色素的变化研究被引量:3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年第A01期56-59,109,共5页李家华 倪婷婷 张广辉 袁文侠 邵婉芳 桥本文雄 赵明 
Funding Ite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 No. 31160173 )
后发酵是云南地理标志产品普洱熟茶品质形成的关键,但该过程的化学物质变化仍需研究。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随着发酵进行包括表儿茶素[(-)-epiccatechin,E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
关键词:普洱熟茶 多酚 咖啡因 色素 发酵 
不同溶剂对普洱茶(熟茶)茶多酚提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2期246-250,共5页段红星 周春娥 李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73)
以普洱茶(熟茶)为原料,分别采用无水乙醇、蒸馏水、不同体积分数含水乙醇为溶剂提取茶多酚,在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不同浓度含水乙醇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比较分析这4个因子对茶多酚提取的贡献率大小及差异性,...
关键词:普洱茶(熟茶) 茶多酚 提取 
基于响应面法提取‘紫娟’茶花青素最佳工艺的优化研究被引量:11
《西南农业学报》2014年第4期1704-1709,共6页李璐 倪婷婷 关文玉 阎意辉 李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16017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助(CARS-23);云南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A2002226)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紫娟茶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以酸性甲醇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BBD(Box-Behnken design)法设计考察上述3个因素对紫娟茶花青素提...
关键词:紫娟茶 花青素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