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DEA060106)

作品数:12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菁钱洁李国敏许新秀齐学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学术月刊》《思想理论教育》更多>>
相关主题:城市中学生网络游戏意识形态学校德育消费社会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有效道德学习的课堂建构策略
《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8期7-10,共4页齐学红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项目批准号:DEA060106)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有效道德学习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已有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而是指教师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唤醒并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进而在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预期的发展变化。有效道德学习的前提是教师引...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境 道德学习 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引导 情感体验 道德规范 道德知识 教学方法 
中学生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8期84-86,共3页李菁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道德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齐学红,项目批准号:DEA06010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消费逐渐成为网络消费的热点之一,并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青睐。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中学生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的问卷,对南京市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当下城市中学生网络游...
关键词:城市中学生 网络游戏 消费特征 
消费社会下学校德育困境探究
《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6期55-58,共4页李菁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道德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DEA060106.
在当下社会,消费的重点已经不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上,而是落足于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求”上。消费的符号性使得消费成为我们社会地位的编码,消费文化的逻辑在生活中成为青少年价值判断的坐标。在消费社会形态下,学校德育需要认清社...
关键词:消费文化 意识形态 符号操纵 学生消费 学校德育 
消费社会下的学校德育困境探究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6期9-13,共5页李菁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道德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项目批准号:DEA060106)的阶段性成果
早在1907年,经济学家帕腾就宣称“新的美德不是节约而是消费”,从而预见了一个消费社会的到来。在传统社会形态下,如果将消费看成美德,一定会被视为异端学说,但在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无止境地进行生产,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于是...
关键词:消费社会 学校德育 社会形态 人类社会 经济学家 工业社会 工业革命 生物因素 
中小学生“手机热”现象的道德审视被引量:5
《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63-66,共4页李国敏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道德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DEAD60106)阶段成果之一。
手机正在或已经大规模地被中小学生使用,并取代传统的儿童玩具而成为他们的"高级玩具"。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以及家庭情感的缺失,更加剧了中小学生对手机的需要。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有着与学校教育不同的"教育哲学",它正在日益...
关键词:手机 中小学生 教育非人性化 道德审视 学校吸引力 媒介意识 
城市中学生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的心理需求分析被引量:3
《青年探索》2009年第2期74-77,共4页李菁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道德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项目批准号:DEA060106)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逐渐成为网络消费的一个热点,并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青睐。对南京市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结果表明,青少年网络游戏心理需求由对现实状况的补偿、人际交往与团队归属、成就体验三个维度组成。
关键词:城市中学生 网络游戏 消费行为 心理需求 
中学生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4期33-35,共3页李菁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道德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齐学红;项目批准号:DEA06010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消费逐渐成为网络消费的热点之一,并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青睐。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中学生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的问卷,对南京市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当下城市中学生网络游戏消...
关键词:城市中学生 网络游戏 消费特征 
现代家庭功能弱化的道德后果及学校教育应对被引量:3
《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2期4-8,共5页李菁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道德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DEA060106
一.家庭是个人道德成长的起点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它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础,通过家庭形成的各种关系乃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家庭观念强烈地渗透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并以之作为一切...
关键词:现代家庭 个人道德 学校教育 功能弱化 社会生活 血缘关系 人伦秩序 收养关系 
消费社会下学校德育困境探究被引量:1
《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2期68-70,共3页李菁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道德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DEA060106。
在当下社会,消费的重点已经不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上,而是落足于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求"上。消费的符号性使得消费成为我们社会地位的编码,消费文化的逻辑在生活中成为青少年价值判断的坐标。在消费社会形态下,学校德育需要认清社会发展...
关键词:消费文化 意识形态 符号操纵 学生消费 学校德育 
选择抑或超越——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的文化选择探讨被引量:1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2期110-113,共4页李菁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道德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项目批准号:DEA060106)
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这种文化和时代的变迁对青少年道德的要求也体现在教科书对不同文化道德资源的选择上。教科书作为一种法定文化是对既有文化进行选择的结果,因而其社会控制权力的获得主要通过对文化的...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 文化资源 意识形态 抉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