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作品数:3746被引量:2299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最新期次:2018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课堂教师儿童老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成尚荣贲友林孙双金李亮黄美华更多>>
发文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淮安市实验小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做思共生”科学教学的本质解析被引量:7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8年第1期6-10,共5页顾长明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重点课题“小学科学‘做思共生’课堂的建构与实施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B-b/2016/02/03
“做思共生”科学教学是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一种教学实践形态,其以现代知识论为导向,以思维发展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和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体现的价值为身体在场的发现与转向,教学过程的完整与重塑,学科特质的嬗变与彰显。
关键词:做思共生 科学教学 本质 价值 
学科融合视角下“做思共生”科学教学的实践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8年第1期11-12,15,共3页卢华伟 
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为在学科融合视角下开展“做思共生”的科学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能。鉴于此,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科融合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找准学科融合的基点,然后开展“做思共生”科学教学的实践,发...
关键词:学科融合 做思共生 科学教学 
指向“做思共生”的科学课程范式与教学策略被引量:1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8年第1期13-15,共3页姜正亮 
“做思共生”是指向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学习样态。为打造“做思共生”科学教学的样式,首先要对课程进行跨学科内容统整,设计结构性的时间,联结情境性的空间;其次,教学时,应以目标为统领,以问题为引擎,以活动为平台,以交流为纽...
关键词:做思共生 课程范式 教学策略 
“做思共生”科学教学的校本实践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8年第1期16-17,共2页胡训忠 
一所乡村小学20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经历了从知识的科学教学到探究的科学教学到“做思共生”的科学教学的探索历程。这是一段锐意进取、不断更新育人理念的历程,一段从课程建设跨向文化建设的进程,更是一段乡村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华...
关键词:做思共生 科学教学 校本实践 
“做”出一片科学新天地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8年第1期18-19,共2页卢新祁 
“做思共生”科学教学的主脉和源点是“做科学”和“做中学”,其重视实践,更重视基于实践的思考,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做思共生”科学教学有理论架构和实践样态,非常值得科学教师关注和学习。
关键词:做思共生 科学教学 实践 
“看见”寓言故事的戏剧基因——争辩类寓言文本的内涵解构与剧化教学被引量:2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8年第1期20-24,共5页丁素芬 
寓言,具有故事属性。换一种眼光,用戏剧的视角看寓言文本,会发现“争辩”在寓言故事中独具意义,其包含“有形”与“隐形”两种形态,富有戏剧色彩和哲学意涵。争辩类寓言文本教学,在“文学阅读”与“语用教学”两个核心之间,需审...
关键词:争辩类寓言文本 戏剧性 教学策略 表演 
同学课堂:为了沉默的大多数被引量:2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杨树亚 
同学课堂强调学生在课堂中互学共学的伙伴关系,是让我自己学的课堂、同伴一起学的课堂、师生共同学的课堂、虚实同步学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旨在实现四种价值追求:还学于生、伙伴互助、师生共进与空间突破。通过学生问中自学、伙伴合作...
关键词:学习方式 课堂范式 四学单 学习力 
游戏日记课程的实践研究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8年第1期29-31,共3页周芳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认知世界、开掘自我潜能的重要途径,游戏日记课程是破解学生“怕习作”“习作假大空”等弊病的重要方法。在创建游戏日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逐步认识游戏日记的课程价值,开发日记课程的内容,探索游戏日记...
关键词:游戏日记 课程价值 操作流程 言语智慧 
金松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8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批金松武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第四批成立于2016年。工作室定位于“玉成他人”,连续两批招聘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以主题式实践教学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 工作室 名师 金松 青年教师 教师成长 实践教学 常州市 
让“身体”回归教育被引量:2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8年第1期1-1,共1页顾长明 
学校教育是一种促进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然而在身体与心智同教育携手并行的路途中,身体逐渐成为心智发展的绊脚石,身心主题被窄化为“心”的问题,身体变得可有可无。鉴于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身体与教育的关系,实现教育的身...
关键词:“身体” 回归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 身心发展 心智发展 学校教育 身体形象 情感体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