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作品数:2582被引量:81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主办单位:江苏凤凰报刊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最新期次:2021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课堂课堂教学老师课堂观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贲友林徐文彬陈大伟吴鸽高子阳更多>>
发文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辑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略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需关注的要点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年第6期38-42,共5页贾龙弟 
作业设计需要关注三个点,即作业的功能、作业的本质和作业设计的理据。作业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作业设计除关注学习内容之外,应跟进学习过程,体现学习方式。作业设计还应遵循课标、教材以及学情。
关键词:作业设计 本质 功能 理据 
让“经历”变成“经验”——“草坪面积问题”教学琐思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年第6期43-46,共4页桑坤 
解决“草坪面积问题”时,学生存在不假思索地把四段小路拼起来的情况。这是因为产生了负迁移。负迁移的出现缘于学生对既有方法理解的模糊,以及缺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实质性活动经验。对此,应带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以达成对方法的深...
关键词:小学数学 草坪面积问题 负迁移 多元表征 做思共生 
在情境中重构——《集体生活成就我》一课教学谈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年第6期47-50,共4页邵琪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借助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依托名著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明晰集体的内涵;依托当下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挖掘集...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情境 重构 《集体生活成就我》 
主题引领,主动建构——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s一课教学谈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年第6期51-53,共3页庆晨 
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与语篇相关的情境,以语篇的内容和主题为核心,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建构。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s的教学,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推动学生主动建构。具体做法为:主题感知阶段,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情境;...
关键词:主题意义 语篇教学 情境 支架 协作 
立足单元,巧用比较——《紫藤萝瀑布》一课教学谈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年第6期54-60,共7页周素颖 
教好《紫藤萝瀑布》对学生自主学习《一棵小桃树》有着重要的意义。《紫藤萝瀑布》的教学围绕“用比较法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展开:“单元提示”导入,明确单元目标;看图写话,比较课文,感受作者的独特发现和独有情志;小组合作,多角度比较...
关键词:比较法 托物言志 散文教学 《紫藤萝瀑布》 
语文课堂活动组织的“放”与“收”——观李洁老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年第6期61-62,共2页徐杰 
“放”与“收”是课堂活动组织的辩证法。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做到“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关于“放”,要做到有充分的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设计好话题;至于“收”,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点评、小结...
关键词:课堂活动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核心问题:提升符号意识的有效支点——对《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的观察与前后测分析被引量:1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年第6期63-66,共4页焦欢欢 
针对教学结果和过程,以“符号意识”和“核心问题”为观察点,观察苏教版小数数学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同时,设计前后测试题,在课前和课后对学生进行测试,以确认学生的符号意识是否得到了提升。观察和测试的结果表明:围绕...
关键词:符号意识 核心问题 课堂观察 前后测 《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口吻”与“意象”中激扬青春——两首五四新诗的教学与评析被引量:1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年第6期67-72,共6页汤颖芳(执教) 张悦(评析) 
五四新诗的教学,如何将具有青春价值的课程内容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实现以新诗启思高中生的目标,是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红烛》的教学,从“口吻”这一体验诗歌情感的重要方式入手,琢磨和比较口吻,体...
关键词:五四新诗 口吻 意象 情感 风格 
怎样引导数学解题反思——以一道平面几何题为例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年第6期73-75,共3页李寒月 
反思就是个体对自己所想、所说、所做的动机、过程、结果进行再思考,从中总结得与失、经验与教训,获得感悟的过程。以一道简单的平面几何题为例,聚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反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结论成立需要满足的条件、条件成立可以得...
关键词:数学解题教学 反思 平面几何题 基本图形 
发现《台阶》主题的三重意味——借鉴境脉学习理论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年第6期76-77,共2页金叶 
《台阶》中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农民,既勤劳、质朴、老实、坚韧,也木讷、刻板、执拗、虚荣。在这样真实复杂的人性结构中,借鉴“境脉学习”理论,可以看到作品的张力和可读之处。文本主题可挖掘出三层境脉:生活境脉,即农民父亲追...
关键词:境脉学习 境脉阅读 《台阶》 主题理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