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师范学院外语系

作品数:69被引量:16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白敏张亚军程琼王艳玲马小燕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英语简·奥斯丁修辞阅读教学英语教学更多>>
发文期刊:《攀枝花学院学报》《高教发展与评估》《边疆经济与文化》《河西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需求中催生的外语教学方法被引量:2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年第27期96-99,共4页王承君 马小燕 
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大流派:一是"理性——规则"类的传统教学论研究,其代表性外语教学方法是"语法——翻译"法。二是"经验——习惯"
关键词:外语教学方法 外语教学法 直接法 交际法 听说法 自然法 认知法 语言教学 语法翻译法 教学论研究 
交际语言教学探讨被引量:1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年第4期114-117,共4页王承君 马小燕 
通过中西方对交际语言教学途径(CLT)内涵的不同理解、交际语言教学的优缺点比较,进而对交际语言教学如何与中国英语课堂融合等作些探讨。
关键词:交际语言教学 英语课堂 教学质量 
论《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家园”意识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87-88,共2页张海霞 
本文通过分析《永别了,武器》中所出现的“家”的意象,指出亨利心中的“家”是凯瑟琳。接着分析她成为亨利心中“家园”的原因。
关键词:家园 爱情观 战争观 死亡观 
从语言模塑思维来谈儿童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被引量:1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7年第1期113-114,共2页张海霞 
对于中国目前儿童学习英语的热潮,近年来不断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针对这一现象,文章根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语言模塑思维这一观点,来谈儿童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指出儿童学习英语应该继续提倡和加强。
关键词:儿童 英语学习 语言 思维 
简析日语中第一人称“私”的内在性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7期142-144,共3页王艳玲 
相信在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人称代词都是重点,但日语人称代词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仅是教学和学习的重点,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国内的日语学习者在人称词的实际运用中,往往出现滥用的现象,特别是第一人称,这在很大程度上...
关键词:第一人称 内在性 集团主义 
日语会话中感情形容词对人称的限制被引量:3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4期92-94,共3页王艳玲 
暧昧是日语的一个重要特征,该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日常会话中人称代词的省略,特别是第一人称。日语会话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是受到文末表达的限制的,也就是说,在句子中即使不出现人称代词,我们也可以根据文末表达来判断出该句的主语是第...
关键词:感情形容词 人称 
翻译过程中的美学探索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67-69,73,共4页冉诗洋 
翻译整个过程都是与美学紧密相连的,感受美和理性美,语言美使翻译过程成为语言艺术的再创作。翻译工作者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广泛的阅读,加强语言功底,使翻译更准确,更符合美学标准,达到“化境”“传神”。
关键词:翻译 感受美 理性美 语言美 探索 
英语动词搭配中的隐喻认知及构成
《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第2期76-78,共3页程琼 
词汇不是任意获得新义的,而是通过我们的认知和建构获得的。通过隐喻手段,语言符号意义得以扩大。隐喻为语言的所有方面提供理据。英语动词具有很强的搭配功能,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动词的搭配机制及动词隐喻的构成形式,对于更好地理解...
关键词:动词隐喻 文化语词 概念认知 范畴化 搭配机制 
英语成语的理解与汉译技巧探讨被引量:1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42-145,共4页何远秀 
在翻译英语成语时,应以现代符号语义学理论为指导,力争做到最大限度的等值。这就需要正确的理解和恰当的翻译技巧的运用。
关键词:英语成语 理解 等效翻译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差别原因研究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4期112-113,共2页冉诗洋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之间具有很多相似和相同之处,且具有同源性,但是两者之间也表现出很多差异,造成这些差异有历史原因、心理原因、政治原因、地理原因、人口原因和美国人性格原因等方面。
关键词:美国英语 英国英语 差别 原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