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译本

作品数:214被引量:20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锡芬孙志祥顾钧侯松山相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文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贾平凹长篇小说英译的现状与变化(2011-2021)被引量:1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第6期28-32,共5页乔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文学翻译与经典建构研究”(项目编号:310833170659)阶段性成果。
几年前,笔者曾就贾平凹作品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撰文,文章主要关注2011年之前贾平凹作品在英、法、德等多个语种中的翻译,并重点考察了英语世界中的接受情况。这篇文章提到,贾平凹作品在英语中的翻译并不多,除了散见于各类选集中的短篇...
关键词:英文译本 贾平凹作品 新译本 译介情况 译介与传播 《浮躁》 中国文学走出去 英文译介 
诗歌翻译中意象的语义场视角阐释——兼析李白《月下独酌》四种英文译本被引量:3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66-73,共8页余霞 王维民 
四川省李白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阿瑟·韦利与小畑薰良李白诗歌翻译的对比研究”(LB20-B15)。
诗歌主题的发散离不开中心意象的语义氛围,中心意象之下必定有一系列相关意象与主题紧密相连。从语义场视角对比分析李白《月下独酌》四种英文译本,能够了解诗歌中义素与表达性语义场的内在关联与相互作用。表达性语义场具有与语境联动...
关键词:诗歌翻译 意象 表达性语义场 义素 李白 《月下独酌》 
顺应论视角下《红楼梦》中的绰号翻译比较研究——基于杨宪益和大卫·霍克斯的两个英文译本
《外语教育》2020年第1期133-147,共15页管李鑫 胡志清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绰号既具有品评人物的功能,也能展现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形象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心性。《红楼梦》中,许多人物都有特色鲜明的绰号。本文以杨宪益和霍克斯的《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对《红楼梦...
关键词:顺应论 《红楼梦》 绰号翻译 比较研究 
《望岳》的英文译本对比分析——以孙大雨、许渊冲、宇文所安的翻译观为中心被引量: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03-105,109,共4页卢晓倩 陈炼 
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陈炼指导学生科研立项"目的论视角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习’语英译策略研究--以2018习近平博鳌论坛主旨演讲为例"
杜甫一生创作了三首《望岳》诗,被翻译介绍的最多的当属其青年时期创作的五言古诗(首句为"岱宗夫如何"),充分表现了其青年时期的壮志豪情,不同于其"沉郁顿挫"主体风格。我国翻译家孙大雨、许渊冲和北美汉学家宇文所安都曾翻译过此诗,而...
关键词:《望岳》 英译文本 翻译观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骆驼祥子》英文译本片段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12期372-373,共2页肖楠 
《骆驼祥子》是旧中国文学名著的传世之作,它也是老舍先生的长篇代表作,先后多次为众多译者研究翻译。本文在目的论的视角下对《骆驼祥子》第四章的两种英文译本进行比较,帮助译入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关键词:《骆驼祥子》 对比赏析 目的论 
以杨绛《干校六记》英文译本为例作翻译批评赏析
《人生十六七》2018年第6Z期96-96,共1页胡云峰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扮演着传递文化的重要角色,有很大的能动作用,但译者的主观能够性有一定的限度,要在保证传递出原文意义的前提下发挥译者的主体性。通过对《干校六记》三个英译本中增译效果的比较可以看出,译者的阐释意识只有遵循'...
关键词:译者 主体性 阐释 策略 风格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阿Q正传》译本——以杨宪益英文译本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9X期60-60,共1页闫丽娜 
功能对等理论注重利用自然恰当的译语再现源语的风格和意义,力求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能获得相似或相同的阅读感受。在翻译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时,译者应确保源语和译语在内容、风格、情感和形式等方面的对等,使译本读者能从中理解中国文学...
关键词:功能对等 阿Q正传 词语对等 句子对等 文本对等 
“三美”理论下对《将进酒》三个英文译本的比较
《明日风尚》2017年第16期288-288,共1页张成成 
作为汉语文化当中的一部分,诗歌在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中国诗歌历史悠久,用词古典同时又拥有多种形式,因此汉诗英译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是对译者的一种考验。《将进酒》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乐府诗...
关键词:《将进酒》 “三美”理论 英译本 比较 
评价理论下对朱自清散文《匆匆》英文译本的对比浅析
《山西青年》2017年第12期231-232,共2页杨彦彦 
评价理论由Martin提出,三个子系统分别是级差、态度和介入,其核心内容为态度子系统,态度子系统分别由鉴赏、情感和判断组成。本文作者将会从评价理论的视角下对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两个英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希望可以为其它散文的分析...
关键词:评价理论 朱自清 英文译本 对比浅析 
“三美论”下《葬花吟》英文译本对比赏析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7期82-82,共1页闫晴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最经典的诗篇之一,以其绚丽的意境、悲愤的格调、优美的文辞、铿锵的音韵传唱至今,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带有一种黛玉式哀伤,其精湛的艺术价值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讨。本文从许渊冲诗歌翻译...
关键词:“三美论” 《葬花吟》 诗歌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