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误译

作品数:64被引量:7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汪庆华曾剑平林菲肖艳仇战宏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池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被改写的政治性译文——《共产党宣言》巴枯宁译本评析
《西部学刊》2024年第11期29-34,共6页赵若璇 
《共产党宣言》1848年出版问世后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其第一个俄译本由巴枯宁翻译,然而其翻译被认为充满误译。通过对巴枯宁译文的用词、语句、篇章三个层级的全面审视,发现译文的确呈现出无政府主义的特点而...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俄译本 巴枯宁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有意误译 
文化过滤视角下《碧奴》英译本中的有意误译探析
《今古文创》2023年第34期103-105,共3页田建鑫 
文化差异使文化过滤成为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文化过滤为有意误译提供了文化理据,成为源语文化被译语文化接受的有效途径。《碧奴》英译本作为美国大翻译家葛浩文的一部译作,展示了译者在两种文化中游刃有余的翻译能力。本文从文化过...
关键词:文化过滤 《碧奴》 有意误译 期待视野 
文学翻译中的误译探析——以《杀死一只知更鸟》为例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年第17期25-28,共4页宋燕 魏天睿 
在文学翻译领域中,由于误译的存在,准确性与流畅性均不尽人意的译作比比皆是。翻译理论家谢天振将误译分为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两类,本文以《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李育超译本为例,对两类误译现象进行举例分析,探究误译的影响以及如何规避误...
关键词:文学翻译 无意误译 有意误译 
有意误译或无意误译:《备急千金要方》海外译本评析被引量:1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年第2期241-245,共5页曲倩倩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No.21YJC740041);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No.2020K015);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建设计划(No.2019-PY05)。
翻译批评能够推动翻译事业不断向前,其中典籍翻译批评是重要的话题之一。“误译”在翻译中不可避免,然而在知网中输入“典籍、误译”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关联度较高的论文不足10篇;也有学者从典籍误读视角展开相关研究,但较少区分“有意...
关键词:有意误译 无意误译 译文质量 翻译批评 译本评析 源语文化 翻译事业 典籍翻译 
似非而是的“误译”背后——以《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策略考论为中心被引量:1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期148-160,共13页钱屏匀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研究”(17AWW003)的阶段性成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2020年度科研招标项目“中英比较诗学中的《人间词话》英译研究”(CTS202007)资助。
“有意误译”作为一种自发的主体性操控行为,是译者根据翻译中涉及的各种主客观制约因素和既定目标而有意识地对原文实施的“违逆”。本文以罗慕士英译《三国演义》策略为中心,对“有意误译”的各种表现形态进行深入考察,洞悉译者根据...
关键词:《三国演义》 似非而是 有意误译 罗慕士 叛逆 
《华夏集》中李白诗有意误译的原因探究被引量:2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7期62-65,共4页陈玉洁 
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科研重点项目(Awky2018019)。
庞德的英译作品《华夏集》共收录了中国古诗18首,其中11首为李白诗。庞德对李白诗词进行了大量的有意误译,其原因有三。庞德独树一帜的诗学理念,即清晰、简洁的翻译原则和仿中国古诗词风格;中西话语习惯差异及中西思想体系差异;庞德钟...
关键词:庞德 李白诗 有意误译 诗学理念 中西文化差异 创造性叛逆 
从有意“误译”到“平等译介”——以哥尔多尼《女店主》的翻译史为中心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0年第2期163-168,共6页梁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工作坊项目“多模态语言的语言机制与中国话剧的现代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ECNU-KXK009
文学翻译是翻译家对原作的"转述",也是翻译家与原作的"对话"。以往的翻译研究往往较多地从"直译""意译"的生产方式及其技巧的共时性差异加以考察,从历时性这一视角详加考察,可以获得新的认识。意大利剧作家哥尔多尼的《女店主》自从192...
关键词:哥尔多尼 《女店主》 翻译史 
英译古文的有意误译现象探析——以《虬髯客传》的三个译本为例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18年第11期116-117,共2页康秦齐 
翻译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艺术,同样也是文化的碰撞和传播的产物。基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加上译者翻译过程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体现,译作中的"误译"现象难以避免,表现为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两种情况。以唐代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三个译本...
关键词:有意误译 古文 《虬髯客传》 
论“有意误译”的积极作用
《智库时代》2018年第12期295-295,298,共2页李丹丹 
误译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本文从有意误译入手,着重强调有意误译的积极作用,目的是鼓励翻译研究者采用全方位,多视角的观察方法去看待翻译中富有争议的翻译问题,发掘其潜在的可能性和特殊意义,规避错误的同时拓展翻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误译 有意误译 积极作用 观察方法 
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有意误译及其创造性叛逆被引量:1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82-83,79,共3页陈智钢 
儿童文学由于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对其译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译者不但要忠实原文,还必须使译作契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深受译语小读者喜爱。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不得不抛开传统的仆人角色,进行有意误译,做出创造性叛逆。本文以儿...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 有意误译 创造性叛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