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本体

作品数:166被引量:9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明海王祥连陈方敏洪镇涛王萍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江苏省宿迁中学苏州大学中国教育学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文水平标准研制的理论依据
《湖北教育》2024年第17期23-26,共4页蔡伟 王欢 
语文水平标准这个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本体概念“语文水平”,二是与语文本体相应的概念——“水平标准”。这意味着研制语文水平标准要从与语文水平以及与水平标准密切相关的理论依据两个方面考虑。语文水平研究方面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语文水平 语文能力 语文本体 语文素养 语文知识 口语交际 理论依据 标准研制 
语文本体视角下的《经典常谈》作业设计
《基础教育论坛》2024年第5期3-5,共3页郑香朋 
在“双减”背景下,《经典常谈》的作业设计应该注重语言运用,坚持凸显语文的本质特征。考虑到该名著的独特性,可以通过在情境中设计任务链式作业、在开放中设计跨媒介作业、在综合中设计跨学科作业、在实践中设计主题考察式作业来实现...
关键词:《经典常谈》 语文本体 作业设计 
必有回响:读《语感论》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1期139-140,共2页鲍国潮 
做语文教学工作,总得下点笨功夫。如果总想着整出一点新的动静,引起一点新的流行,终究没有实效,反而有害。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近30年,看到许多关于语文教学的潮起潮落,坚信语文教学的发展,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加强语文本体的研究,才可...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作 语文本体 语感论 小学语文教学 笨功夫 实效 
回归语文本体 构建生命课堂——评曹明海《语文课程的根与本》
《中学语文》2023年第34期100-102,共3页郭仁超 
中国教育学会2022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认知背景差异化发展的语文教学解读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31000202B)的阶段性成果。
曹明海教授的《语文课程根与本》从语文本体出发,抓住语文课程根本,明晰语文教学方式,阐明语文教学目标,倡导语文教学立足文本,关注学生,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思维、审美、文化等能力与素养的提升与发展。这本书在新课标颁布后不久出版,既...
关键词:语文课程 语文本体 教学 新课标 
抓住感叹符号,回归语文本体——《最后一次讲演》的教学实践探索
《读写月报》2023年第30期32-39,共8页吴丽雯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由“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词”和“举办演讲比赛”三个任务组成。可以见出,三个任务是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在教学演讲词时,往往面临着确定教学重心的问题。那么,...
关键词:演讲词 教学实践探索 教学重心 统编教材 语文本体 阅读课文 教学重点 演讲比赛 
转移性情,改良社会,输入新的表现法——民国中学国文课本中的鲁迅译作价值考察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第3期32-48,共17页温立三 
鲁迅一生共翻译了15个国家77位作家的225篇作品^(①)。在鲁迅一千余万字的著译中,翻译与著述的字数大体各半,因此有人认为鲁迅首先是一个翻译家,然后才是一个作家^(②)。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的译作和他的创作几乎同时进入民国中学国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程 翻译作品 鲁迅译作 语文课堂 语文本体 改良社会 民国 鲁迅翻译 
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需注意的三个要点——以新版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中的《复活》为例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2023年第8期25-27,共3页张海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多次提到“情境”,并对情境作了较为明确的分类:“语文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个体的体验情境、社会的生活情境和学科的认知情境。个体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展开的语...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 体验情境 认知情境 语文教材 《复活》 语文本体 学生探究 生活情境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指向被引量:4
《江苏教育》2022年第33期40-43,共4页陈建先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本位语文’的深化研究”(D/2021/02/189);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本位语文’理念下儿童阅读力培养的实践研究”(2019JK13-L159)阶段性研究成果。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教学不能一味说教而不见语文,而要遵循语文课程之“本”,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出发,紧紧抓住语言运用这一基础素养,坚持语言材料积累,坚持语言意义理解,坚持语言文字运用,坚持语言方法迁移,坚持语言个性创生,让革命文...
关键词: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 语言运用 语文本体 
语文本体与抒情传统的统一:胡适对“缘情论”的回归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114-124,共11页龚刚 刘智毅 
本文着重讨论胡适的新诗主张,将其诗学理论纳入“语文本体论”的视阈进行观照,尝试证明胡适对于诗歌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设想,本质上是从“语文形式”的层面上进行规划的。而关注语文形式,强调语文本体性地位的目的,在于承延和维护...
关键词:语文本体论 抒情传统 诗缘情 语文形式 
在“人性”和“虫性”间走个来回——统编本八年级上册《蝉》教学实录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5期139-143,共5页高会彬 
《蝉》这一课是我在2018年上的一节随堂课,之后又做了一些思考和整理,现在看起来依然十分鲜活。无论哪种文体,语言永远是语文的肉身,品读语言永远是语文教学的精神皈依。当下的课堂,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唯独缺少了语文本体意识。语...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文本体 文本品读 精神皈依 教学实录 课堂 新理念 八年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