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工具观

作品数:19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龙年曹明海庄文中蒋少鸿钱陈更多>>
相关机构:丽水师范专科学校丽水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评论》《中学语文教学》《快乐阅读(中旬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文教学的“实”和“活”
《新校园》2023年第4期1-1,共1页刘国正 
语文工具观及其语文教学任务,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实”和“活”。语文工具是用来反映气象万千的客观世界和纷繁复杂的人的主观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就决定了运用语文这种工具的复杂性。它既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说...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文工具观 主观世界 气象万千 复杂性 表达 艺术 
解读童真语文工具观,提升学生“真学”效益
《小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25期23-25,共3页季科平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核心理念,'坚持融合创新'便是四大基本原则之一。坚持融合创新,要发挥的是技术优势,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
关键词:工具观 延伸阅读 
关于语文工具观的讨论——以杜郎口中学语文教学视频《蜡烛》为例
《中华少年(下)》2015年第15期29-29,共1页马丰爽 
杜郎口中学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典型案例,在课堂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语文工具观这一视角观察杜郎口中学语文教学视频《蜡烛》,对课前预习、课中答疑讨论及课后写作三方面阐述,探讨语文工具观在其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关键词:语文工具观 课堂教学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语文教学实效性研究——叶圣陶语文观指导下思维训练实践被引量:3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3年第12期37-37,共1页蒋少鸿 
本文论述从坚持叶老先生的语文工具观指导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语文教学实效性研究,抓住思维训练,研究初中经典诵读和语文教学的契合点,尝试解决初中经典诵读被异化和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工具观 思维训练 经典诵读 文本阅读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快乐阅读(中旬刊)》2012年第8期56-56,共1页钱陈 
中国的文学长河可谓是浩渺无边,对于文章情感的理解,学生也不是很容易就能感悟出来的。刘国正先牛在《我的语文工具观》一文中指出“获得语言的技能,主要依靠语占的实践,对理论知识的依赖是较少的。”而在所有的语言实践中,朗溃是...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语言实践 语文工具观 刘国正 文章 学生 
论“三老”语文工具观被引量:4
《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11期3-9,48,共8页庄文中 
在半个世纪中,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在三个重要的特殊历史时期三次融合语文工具观,指导语文教育实践,形成了语文教育理论的重大成果——“三老”语文工具观。“三老”语文工具观是一个整体,其内涵丰富、深厚,开辟了中学...
关键词:叶圣陶 吕叔湘 张志公 语文教育思想 
以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精神的自由成长
《语文建设》2010年第1期15-15,共1页
谌安荣在《语文知识教学中个体精神自由的消解与重构》一文中指出,只有在个体精神自由这一新的视阈中才能充分显示语文知识的价值,这为我们理解语文知识、确立新的语文知识观,以及语文知识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由于传统的哲...
关键词:语文知识教学 个体精神自由 学生 语文知识观 哲学认识论 语文工具观 知识权威 呈现方式 
掌握语文工具 造就合格公民——论叶圣陶语文工具观被引量:1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56-58,共3页徐龙年 
语文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必须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叶圣陶先生从理论和实践结合层面上,反复阐明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然而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并非把语文当作纯工具,而是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将人文精神和思...
关键词:叶圣陶 语文 工具 人文性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训练
《考试周刊》2008年第45期37-37,共1页丁存良 
中国的语言文字可谓是浩淼无边,对于文章情感的理解,学生也不是很容易就能感悟出来的。刘国正先生在《我的语文工具观》一文中指出:"获得语言的技能,主要依靠语言的实践,对理论知识的依赖是较少的。"而在所有的语言实践中,朗读是一个重...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训练 朗读教学 语言文字 学生 理论知识 有声语言 语文工具观 语言艺术 情感 
语文工具观讨论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5年第3期5-8,共4页徐龙年 
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怎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绝非几篇文章乃至几本书就能阐述清楚的。但是,有一个基本前提必须首先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因为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和教法等等,均由性质来决定。
关键词:教育家叶圣陶 教学目的 文学科 母语教学 语言文学 语言文字 语言能力 刘国正 钱梦龙 阅读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