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数

作品数:101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天泽李伟平李国强顾华庆邓光明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徐州市第二职业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算术数列中Fourier系数的均值估计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1-6,共6页武毅 
设f(z)是全模群上权为偶数k的全纯本原尖形式,L(s,sym^(4)f)是与f对应的4次对称幂L-函数,λ_(sym^(4)f)(n)是L(s,sym^(4)f)的Fourier展开的第n个标准化系数.本文借助对称幂L-函数的解析性质研究了算术数列中4次对称幂L-函数Fourier系数...
关键词:全纯本原尖形式 对称幂L-函数 算术数列 FOURIER系数 
数的家族“添丁”后带来的新变化
《初中生必读》2023年第7期61-62,共2页黄日坤 
大家好,我是负数,由于我的诞生,数的家族变得更加热闹了,数的范围也由原来的算术数(正整数、正分数和零)扩充到了有理数,并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0”的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小学,同学们学到的是:“0”是最小的数,表示没有.而...
关键词:正整数 有理数 正分数 小学 家族 变化 算术数 发生 
算术数列中的素变数指数和问题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20年第1期31-42,共12页刘华珂 王天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71112).
旨在应用初等方法研究指数和问题,给出了算术数列中素变数非线性指数和的一个上界估计.
关键词:指数和 算术数列 圆法 
出土算术数书文献研究综述──以秦汉简牍为中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9年第3期106-112,共7页杨蕾 魏德胜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8ycx07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阶段性成果
出土算术书作为算术类第一手出土文献材料,不仅更能直接反映先秦数学的发展水平和概况,也为中国上古数学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目前学界对出土秦汉算数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拼缀复原简文残简,释读简文难词、难句,注解简文所涉及数学...
关键词:出土文献 秦汉 算数书 综述 
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初探
《小学科学》2018年第9期112-112,共1页邓焕斌 
小学生升入初中将面临三大跨度:知识台阶与学习管理的跨度、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的跨度,以及教学要求与教学方式的跨度。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衔接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知识结构、学生和学习方式与能力、教师的教学方...
关键词:算术数 小学数学 代数式 数学教学 有理数 
数家族添“新丁”
《初中生学习指导(七年级博览版)》2017年第11期17-18,共2页吴植欣 
嗨!大家好!我是负数,数家族由于我的加入更加壮大了,我的出现使数的范围由我们原来学习的算术数(正整数、正分数、0)扩充到了有理数,而随之数家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关键词:家族 正整数 算术数 有理数 负数 学习 分数 
从“算术”到“代数”的飞跃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7年第10期38-39,共2页浦叙德 
在小学数学里,我们主要学习了数、图形与数据统计三方面的知识,在数的研究上,重点是数的认识和计算,所以小学数学的这块内容可以简称为“算术”.进入初中后的数学学习,知识板块由原来的三个变成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四个,在数...
关键词:初中代数 算术数 小学数学 数学学习 统计与概率 数据统计 有理数 知识 
中职数学课的导入方法
《职业》2017年第15期107-108,共2页彭永微 彭引微 
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很多学生由于底子差而对数学科目形成了恐惧和厌倦心态,加上一些学生的学习专注力不够,给从事数学科目教学的老师增加了不小的授课难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一堂数学课,...
关键词:中职数学 导入方法 数学老师 等差数列 算术数列 数学教师 知识点 故事导入 等比数列 几何数列 情境创设法 数学课 学生提问 类比联想 大数学家 
有效理解数学概念本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例谈在理解概念本质的教学过程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被引量:1
《教育革新》2017年第7期36-37,共2页马富强 
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新一轮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已经完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提出了'六大数学核心素养',其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理解概念本质并掌握其中蕴...
关键词:等差数列 首项 数学概念 算术数列 核心素养 数学 
数学课程教学衔接的有效模式研究
《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年第6X期26-26,共1页徐正华 
数学课程的教学应当形成良好的连贯性,从小学到初中以及从初中到高中,教学的内容、侧重点等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学生理解与接受起来也可能会存在一些障碍。教师要能够良好的实现教学衔接工作,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认识到学生在吸收...
关键词:教学衔接 数学课程 有理数 算术数 四则运算 初中阶段 代数式 模式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