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教育

作品数:49被引量:34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冯建军魏娜邱德雄姜新生刘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决策与信息(下旬)》《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元主体间性教育和四步走实践教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高教学刊》2025年第6期8-12,17,共6页王国霞 安翠娟 
2020—2022年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E-ZDH20201602);2023—2024年北京科技大学来华留学发展项目“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国际学生培养体系建设”(2023LHFZ07);2023—2025年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工程教育OBE理念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G2022M28);2021—2022年北京科技大学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自动化生产线实训”(KC2021SZ07);2021—2022年北京科技大学第三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自动化生产线实训”(KC2021ZXKF05);2020—2023年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新工科的机器人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G2020M23)。
该文对我国的主体教育研究范式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在主体间性教育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提出多元主体间性的教育理念,研究和探索多元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落地的方法,以实践教学为试点,提出四步走实践教学模型,给出该实践教学模型的具体...
关键词:主体性 主体教育研究 主体间性 实践教学 教学模型 
主体教育研究40年:中国特色教育学建设的案例与经验被引量:29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1年第4期8-19,共12页冯建军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20JYA001)。
从1981年开始,我国主体教育研究走过40年。40年大致可以分为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讨论、主体性教育、主体间性教育和公共性教育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层层深入,逐步推进主体教育完善和发展。主体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教育学的重要组...
关键词:主体教育 主体性教育 主体间性教育 公共性教育 中国特色教育学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主体间性教育探析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20年第30期136-137,共2页朱静文 
“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SJSZ523。
随着新媒体在高校的普及和应用,主体间性思政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需要从创新教育者思政教育思维方式、提高受教育者的交往资质和营造合理的思政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对新媒体视域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路径进行探析,以...
关键词:新媒体 主体间性 教育 
发挥师生主体间性,提升历史学科思维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年第16期37-39,共3页何敬平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交往行为,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交往、对话、理解的过程。在教育活动中,"主体一中介客体一主体"的交往行为构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内容,知、行、情、意的养成都在交往中得以实现。笔者以主...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育 学科思维 学案 交往行为 高考试题 高三复习备考 交互作用 师生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与公民主体间性教育被引量:27
《高等教育研究》2020年第6期7-15,共9页冯建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7JJD880008)。
现代公民是伴随着个人主体性的觉醒而出现的。在当代社会,个人主体性极度膨胀使单子式个体公民产生了"唯私主义综合症"和公共生活冷漠症。化解公民发展这一难题必须超越个人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不同于个人主体性的主体-客体二元对立关...
关键词:公民教育 主体间性 公民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公民教育 
主体间性教育思维在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9年第11期55-56,共2页宋旭彤 
主体间性教育相比主体性教育更注重“双主体”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将“自我”融入音乐、情境、自然以及社会中。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审美,感知世界,从而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主体间性教育思维运用到中...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育 中小学欣赏课 教育思维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堂讨论环节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年第34期241-242,共2页郭亚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教改课题“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视域下高校课堂讨论环节有效性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项目编号:201818)。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强调在预设的教学情境下师生身心交互基础上的双主体作用,注重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自从20世纪主体间性教育理论问世以来,从理论如何到实践成为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研究的突出难点。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文章从...
关键词:主体间性 教育理论 讨论环节 有效性 
主体间性教育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举措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9年第7期36-37,共2页胡冬梅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具有跨界能力的人才成为社会各界的首选。但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之不匹配。文章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从教材、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三圈层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育 三圈层人才培养模式 教材 教学方法 
“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在高校课堂的运用被引量:1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年第5期27-29,共3页王军 
主体间性教育,是基于哲学主体间性思想所进行的一种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教育活动。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互为主体性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主体,反之,学生亦是教师的主体,且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相...
关键词:间性 间性思维 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教育 
共享时代高校主体间性教育创新研究被引量:1
《潍坊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106-111,共6页魏丽萍 谢淼 
2017年山东省社科规划专项基金项目(17CJRJ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传统高校师生关系经历了从"教师中心"模式、"学生中心"模式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再到"师生双主体"模式的发展历程。基于师生交往关系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现实需要,高校"主体间性"模式的师生交往关系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广泛...
关键词:共享 主体间性 教育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