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误译

作品数:53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班荣学刘霁赵荣陈雄利牛丽红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华医学写作杂志》《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方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文化误译看译者的再创造——解读霍克思译《红楼梦》
《莲池周刊》2024年第8期0034-0036,共3页孟天伦 
明清小说误译研究(编号:2023AH040320),课题来源:2023年度安徽省科研编制计划项目;文学典籍英译研究(编号:awkytd202202),课题来源: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科研团队。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英译本 在西方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霍克思的 《红楼梦》英译本因其语言优美、考据严谨而备受赞 誉,为跨文化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 示。文章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分析霍克思的《...
翻译伦理视角下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误译被引量:2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44-47,109,共5页曹双飞 樊林洲 
以安德鲁·切斯特曼提出的五种翻译伦理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具体的文化误译示例进行分析,发现译者对于不同翻译伦理模式的合理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学作品中文化误译现象的出现,因此提出译者应当摒弃对文化误译的传统偏见,理性客...
关键词:文学翻译 文化误译 翻译伦理 忠实 
从文化误译看译者的再创造——解读霍克思译《红楼梦》
《文教资料》2021年第6期55-56,共2页彭辉 
翻译长期以来遵循忠实性的理论原则,热衷于追求"理想范本"。本文结合哲学阐释学,对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误译进行探讨,并以《红楼梦》中霍克思译的误译部分文化为例,从再创造的角度对文化误译与译者之间的关系和意义进行阐释。
关键词:文化误译 再创造 霍克思 《红楼梦》 
论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误译——以《浮躁》葛浩文英译本为例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0年第4期122-123,共2页李姝 
《浮躁》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代表作,它描述了20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1988年其英译本获得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后更是声名鹊起。作品富有浓厚的陕西本土特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习俗色彩,因此在翻译上出现文...
关键词:《浮躁》 英译本 文化 误译 
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译作误译举隅被引量:1
《现代语文》2019年第10期91-96,共6页吕奇 陈绍琦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学家蓝诗玲译者风格研究”(16Q023);湖北大学2018年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项目“‘语言+’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040/013554);2019年湖北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一核二型三协四驱’卓越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040/016229)
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翻译存在一定的误译现象,可归纳为:语言误译、文化误译、文体误译。汉语语言灵活多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英汉文体创作诗学的差异、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是蓝诗玲产生误译的主要原因。误译在一定程度上影...
关键词:蓝诗玲 误译 语言误译 文化误译 文体误译 
网络媒体的特性及其对文化误译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新闻战线》2019年第8期120-121,共2页韩竹林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英语翻译专业《文学翻译》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编号:18-XJ20028);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多元系统翻译论本土化策略及其创新性研究(编号:1353MSYQN051);黑龙江省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转型背景下翻译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SJGY2018052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教育信息化英语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的构建和应用研究(编号ZJC131805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早已随之到来,而网络媒体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不便。而文化误译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网络媒体的影响。文章将从网络媒体的特性、网络媒体特...
关键词:网络媒体 文化误译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公共服务领域标识语的文化负载及其翻译
《科教文汇》2019年第2期173-175,共3页王慧敏 吴正英 
安徽三联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服务领域标示语英汉翻译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1095901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公共服务领域标识语汉译英翻译研究--以合肥地区为例>;项目编号:201810959026
从改革开放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加深。本文探讨公共服务领域标识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常见的标识语文化误译,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拼写错误、无视文化的机械式翻译、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忽略沟通中的礼貌原则五种文...
关键词:标识语 文化负载 文化误译 解决措施 
阐释学视阈下的文化误读与文化误译——阎连科《受活》《年月日》英译本中的“红色”组合意象分析
《北方文学》2019年第3期120-121,共2页何理璐 魏昕 
2018年度成都文理学院校级项目“中国文学“走出去”语境下的神实主义小说海外译介研究——以阎连科的《受活》和《年月日》英译本为例”(WL201715)资助
阎连科的“神实主义”小说多为以浓郁的红为底色,“红”既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美学意象,也富含中国近代史的政治寓意。本文以《受活》《年月日》及美国汉学家罗鹏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红色”意象组合经翻译后的变色与失色,探讨因文...
关键词:阎连科 《受活》 《年月日》 罗鹏 文化误译 
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与失误的应对策略研究——从李白《静夜思》英译本的误译入手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年第9期102-105,共4页马娜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根植于语言。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的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要保证语言文字语义关系的传递,还要保证文化的传播。由于原文作者与目标语读者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而不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要实...
关键词:翻译 文化误译 文化缺失 
文化误译的超文本分析——以陶瓷器物名称翻译为例被引量:2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欧飞兵 
江西省2015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陶瓷文化翻译的多视域研究"(YY1536)
文化误译是文化译介过程中所产生的纰缪。作为对文化特征概括性描述的陶瓷名称,历史内蕴深厚,民族特色显著;其翻译极为考究,且颇具难度。上乘的翻译能够彰显器物的文化蕴涵,揭示器物的民族编码,传递器物的精神能量,而错误的翻译不仅丧...
关键词:文化误译 超文本分析 陶瓷器物 名称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